廉政文化是人們關于廉潔從政的思想觀念、行為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社會評價的總和。廉政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理論和思想的新發展、新探索,它的核心價值就是清廉為民,是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國家和社會在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提倡和表現出來的廉政思想和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特別強調: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在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倡廉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廉政文化的內涵包含了廉潔的政治文化、社會文化、職業文化和組織文化。它以先進的廉政理論為指導,以廉政制度為基礎,以廉政理念為核心,以文化活動為載體,從而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形成崇廉尚廉的社會文化。廉政文化建設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其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文化形式多樣化的統一、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統一、正面與反面的統一等決定了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一)廉政文化建設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反腐倡廉事業要發展,需要一種核心精神力量的支撐,這種核心力量就是廉政文化。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黨和政府提高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到人有效手段。強大的廉政文化可以從正面引導黨員干部,使他們從內心認同和接受公正、廉潔的工作制度,通過共同的信仰力量和正確的價值追求來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增強社會凝聚力,推動反腐倡廉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二)廉政文化的積極作用與效應體現。廉政文化的輿論引導和規范效應。其主體廣泛性的特征決定了,一方面可以讓參與建設的成員在這個過程中感悟責任,將好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轉化為內在的思想意識和行動指南,同時還能不斷擴大影響力,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對社會發展發揮導向作用,對公民的思想和行為發揮規范作用。一旦形成文化定勢,就會使黨員干部,乃至社會公民自覺地作為人生目標并為此付諸行動,達到思想上和組織上的一致性。這種主流文化一旦形成,就會滲透到社會中,發揮出巨大的輻射效應,甚至推動社會進步。
(三)廉政文化的整合作用和聚斂效應。廉政文化能夠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基層自治組織的人員思想意識統一起來,通過對黨員干部群體進行理想信念、價值觀和動機的文化心理溝通,并將所倡導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納入個人的思想體系之中,形成群體積極向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地發揮集體意識和整體組織的功能。
(四)廉政文化的溝通作用和激勵效應。廉政文化像法律文化一樣,具有溝通功能。有文化學的研究表明,同一文化群體的成員會以相同或者類似的方式予以回應。因此,在權力運行時,群體之間會彼此交流信息,相互影響思想和行為。通過廉政文化中廉政理念、目標及形象的持續性刺激,正面典型會使廣大黨員干部看到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社會價值和前景,從而激勵其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反面的警示則會起到警鐘長鳴,啟發人自省自律和防微杜漸的暗示作用。
二、廉政文化建設的誤區
以基層廉政文化建設為例,筆者發現,廉政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摸索出了一些建設模式和做法,但還有需要完善和規避的地方,比如在廉政文化的建設中還會出現輕重關系把握不是很到位的地方。
(一)重硬件建設,輕軟件完善。要建設廉政文化,必然面臨著一個投入問題。完善的硬件設施是廉政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保障。只有充足的資源投入,才會使廉政文化成為活源之水,有本之木。但并不是投入越多,硬件設施建得越奢華,效果就越好,證明領導就高度重視。其實不然,廉政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個軟任務,它是一種意識、理念、傳統的無形滲透,它有賴于一系列反映先進文化的黨內法規等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比如《廉潔自律準則》《問責條例》《條例》等的貫徹落實。空洞、孤立地見一些所謂的展板、長廊、基地等,只會成為擺設,難以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二)重形式表現,輕內容充實。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概念炒作,搞“形象工程”,不符合“三貼近”的建設原則。把廉政文化搞得紛繁復雜,熱鬧非凡,廉政基地建起來,書籍讀起來,講座開起來,電影放起來,微信發起來,歌曲也唱起來了。問題是每一項活動的具體內容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承載著什么樣的建設任務?并經不起深究。給人的錯覺是,這些豐富多樣的形式,就是廉政文化建設的代名詞。有的活動根本無法觸動人心,讓人有耳目一新或者震耳發聵的感覺,這就很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初衷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三)重短期效果,輕長遠規劃。一些單位和部門為了應付檢查,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上面緊,則下面隨之緊一點,檢查一結束,就一切回到原點,工作沒有一個有效的延續性,沒有廉政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和長遠規劃。只求驗收得過,不求效果的持續發揮。而廉政文化的作用發揮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速成式的建設模式和理念不能形成先進的廉政文化,只會變成一個精神力量的替代品。
(四)重被動接受,輕主動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應該是一個參與面很廣泛的活動,但廣大民眾知曉率極低,有些黨員干部,乃至黨員領導干部,認識不到位,以為指定幾個人就可以把廉政文化建起來了,然后填鴨式地把成品硬塞給既定對象。缺少了廣大黨員干部的主動、有效參與,親身體會,學思踐悟,黨員干部就無法認識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自己的密切關系,也就缺乏一個自我完善和警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五)重傳統案例,輕現代警示。古代的廉政建設不乏正反兩面的例子,有些論斷和案例確實經典而有教育意義,但廉政文化建設也要與時俱進,創新是廉政文化建設的靈魂。隨著社會信息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廉政文化也有特殊的時代要求,有些傳統案例并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因為情感理解和體悟的時間差異,現代人用傳統的懲戒方式并不適用。其實隨著法制的健全,現代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案例可以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素材進行整合和運用。
三、有效廉政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加強宣傳輿論引導,駁斥錯誤言論,化解消極情緒,消除偏見誤解,說清楚我們黨反腐敗不是看人下菜的“勢利店”,不是爭權奪利的“紙牌屋”,也不是有頭無尾的“爛尾樓”。
要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激勵、引導、規范、警示作用,就要優化建設手段和路徑。
(一)構建廉政文化建設的三個網格。為了避免出現責任意識“淡”、責任目標“空”、責任考核“虛”、追究責任“軟”,可以通過構建由社會監督網、內度監督網和家庭監督網的廉政文化建設網格來實現。
構建社會監督網,就是將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從“幕后”,推到“前臺”,提倡領導干部都曬出自己的責任清單,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從而強化實現個層級的權力監督。可以通過聘請家屬、人大代表、執法人員等作為義務監督員,構成一個網,認真履職,開門納諫,尋計問策。
針對“批評上級怕被為難,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自我批評怕丟面子”等思想,構建內部監督網。也就是充分運用好“四種形態”中的第一種形態。形成一個有用管用的制度,經常性開展活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防微杜漸的“預防針” 、“清醒劑”, 從而建立有效的執紀問責 “緩沖區”。讓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等主動對家庭中的執政者、掌權者進行長期監督,及時提醒,構建家庭監督網,幫他們算好經濟賬,管好交際圈,實現事前、事后的全程監督,充分發揚家庭民主,讓監督成為家庭“約法三章”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完善廉政文化建設的實現機制。首先是完善廉政文化建設的創新發展機制。通過增強廉政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豐富廉政文化的內涵來提高廉政理論自身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把廉政文化所倡導的理念、精神、價值和心理滲透到各項各業的規章制度、道德規范、村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中,有機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和生產實踐,發揮其規范性力量,讓這樣的廉政文化為反腐倡廉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其次是健全廉政文化覆蓋融入機制。通過體制建設和機制完善,把廉政文化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于媒體傳播、精神產品生產、社會管理、產業發展、企業文化創新中。牢牢拓寬廉政文化輿論的主渠道、鞏固教育主陣地、唱響時代主旋律、把握建設主動權、增強融入主動性。按照“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原則,通過對新人、新事、新風尚的歌頌,引導社會大眾建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另一方面,通過對腐敗文化的本質、社會根源和制度背景等實事求是的揭露,讓大眾明辨是非,明晰價值取向,推動反腐倡廉體系的健全。
(三)有效規范不同主體利益的訴求。廉政文化建設要全面發揮其社會整合和調節功能,就必須關注社會各種利益整合的問題。一是要注意保護好社會各個階層群眾的合法權益,自覺維護好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兼顧不同社會階層和社會主體的利益訴求,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理順運行機制,整合社會群體利益。以合理、合法、合情的方式協調處理好各種利益糾葛和矛盾。比如在曲靖經開區,就要全面考慮產業發展和惠民政策的平衡關系,慎重處理好開發建設與群眾利益這一關系,深入基層,通達民意、體察民情,通過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實施,讓人民群眾自覺自愿參與到開發建設中,讓他們成為發展成果的受益者,進而平衡好社會心理。
(四)以文藝豐富廉政文化表現形式。找到廉政文化與文學、藝術的契合點,讓廉政文化建設成為喜聞樂見,群眾想參與、敢參與、愿參與、能參與的共建活動。比如通過情景劇、小品、民俗文化等讓廉政文化更接地氣,更具有時代性和大眾普適性。在文藝服務對象上,文藝在廉政文化建設中既要考慮面向廣大黨員干部,還要考慮面向廣大的人民群眾。讓領導干部知警醒、人民群眾懂敬畏。表現形式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既要達到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精神境界和自警意識的目的,還能發動群眾、感化群眾,廣泛參與監督。
實踐證明,要把文藝這種高雅的內在精神和聲響植入社會大眾的心中,就要優化文藝的表現形式。我們的文藝作品創作來源必須是黨員群眾的實際生活、心理期盼。創作的內容也不能曲高和寡,一定要反映心聲、體現真實意愿。傳播途徑也不要局限于廣場舞、電視、報紙、電臺、晚會等,我們可以用好新興媒體,以微視頻、微電影和廉政K歌賽、建“愛廉說”公眾號等形式來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度和認可度。
(五)用活資源拓寬廉政建設的渠道。廉政文件建設不是孤立的一件事,如果能結合當地實際,與旅游或者紅色文化有效結合,可以實現共贏。比如,在曲靖經開區的西山社區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有一個紅色文化元素——三元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就可以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精神依托、理論精髓和思想源泉。通過激活和傳承基地這一紅色基因,把老一代共產黨人在長期奮斗中淬煉出來的先進本質、思想路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加工成新時期黨員干部的精神鈣片。可以激發出更多反腐倡廉建設的核心正能量,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
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不是一個有著既定結果的過程,而是一定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只有在建設中有預見性地處理好各種關系,才能讓這一先進文化深入人心,成為一股反腐倡廉的強大力量。(曲靖經開區紀工委 楊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