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自開展“六個嚴禁”專項整治活動以來,各級各部門認真按照專項整治階段性任務開展工作,查找突出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認真落實整改工作,針對規范城鄉規劃編制審批、工程建設招標、土地征收轉用、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社保資金監督管理、扶貧救災資金項目監督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健全完善了一批制度,有力地促進了專項整治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開展嚴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專項整治方面,將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核發納入政務中心,實行網上審批、網上公開;實行房地產資質管理網上申報、從業人員上崗等制度,建立了“嚴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工作州級聯席會議制度”,對重點領域、重點工程進行了監督檢查。
在開展嚴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土地征用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專項整治工作方面,編制了建設項目用地“一書四方案”,履行征地報批前告知、確認和聽證程序等,公開掛牌出讓土地,在政務網和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和監管系統上發布土地出讓公告,制定國土資源管理“三項制度”,即:“違規干預插手記錄報告制度”、“重大情況報告制度”、“終身負責制度”;礦業權出讓在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施“招拍掛”,將州級礦業權審批權限下放到縣(市),建立了礦山巡查員制度和“定期報告”制度,成立了礦山開發利用評審專家庫、礦山儲量評審專家庫等,規范了州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備案審查意見。
在開展扶貧資金管理方面,推行扶貧項目資金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所有扶貧項目和資金信息均在文山州扶貧網上公示公告,實行每個季度由州審計局進行跟蹤審計一次;在救災資金管理方面,通過建立QQ群信息平臺、電話詢問、下鄉調研、聽取匯報、查看臺帳等方式,加強對全州8縣(市)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的督促和指導,并把各縣(市)政府分管救災工作的領導干部、民政局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和鄉鎮(街道)基層民政所負責人4類人員列為監管重點;在社保資金管理方面,建立了基金財務制度、個人賬戶對賬和查詢制度、會計出納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實行五險繳費基數網上統一申報,推行社會保險在線辦理,實現經辦流程、個人賬戶、待遇標準等網上公開,讓群眾參與監督,確保基金的安全。
在開展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方面,全州1017個單位13186名黨員干部向社會作出不收送“紅包”的承諾,領導干部主動上交到紀委廉政賬戶“紅包”18.42萬元。結合整治收送“紅包”專項工作,在全州開展整治虛開發票和私設“小金庫”專項行動,從是否存在違規設立銀行賬戶、是否存在公款私存、是否存在虛開發票和開假發票套取資金等方面,對820個單位(部門)的黨政主要領導、會計、出納等相關人員3068人進行了專項約談,簽訂不設“小金庫”的保證書2939份,與國稅、地稅部門建立代開發票信息共享機制,從源頭上斬斷用公款送“紅包”資金鏈。專項整治共梳理排查出“小金庫”問題線索47件,給予黨政紀處分28人。
在開展嚴禁違反黨的組織人事紀律專項整治方面,緊緊圍繞“違規任用干部”、“跑官要官”、“ 三超兩亂”等10個方面的問題開展整治,消化超職數配備干部899名;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實施意見》,探索實行科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方案預審制度,共受理干部問題舉報20件次。整改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26名、退(離)休干部在社會團體兼職6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