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受企業給予的勞務費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我們將收的這些費用全部上交縣紀委……”這是2014年3月14日,賓川縣安監局局長張某向縣紀委主動報告,縣安監局收受大理州恒泰安全科技評價公司2010年-2013年向安監局返還的勞務費101748元,并將其發放給了干部職工,局班子領導認為這些費用不符合相關規定,已經將發的費用如數收回,并全部上交縣財政這一情況時說到。
賓川縣按照“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扎實開展“領導干部違規收受‘紅包’”專項整治工作。
堅持教育引導,明確整治內容。將全縣領導干部收送“紅包”范圍準確界定為單位和個人違反財經法規和紀律規定,給予或者獲得現金、銀行卡、購物卡、消費卡等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行為,及時公布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加大對嚴禁領導干部收送“紅包”相關規定的宣傳教育力度,筑牢各級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嚴格制度,剛性約束。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堅持“四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明確大額資金支出必須經過集體研究、會議決定,確保資金安全;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組織開展財務檢查,規范資金審批、報銷等程序,對領導干部用公款發送“紅包”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對重要資金支出情況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監督。全縣各級各部門作出不用公款發送和接受“紅包”承諾84份,副科級以上(含非領導職務)干部填寫嚴禁收送“紅包”承諾書1019份,向組織承諾嚴守紀律。
強化監督,構建大監督格局。將專項整治工作列入專題教育民主生活會重要內容。全力構建宣傳教育、個人承諾、監督檢查、明查暗訪、問責處理、整改落實“六位一體”監督格局,扎牢監督制度籠子。紀檢監察機關、發改、財政、審計部門采取全面督促、個別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開展檢查,定期通報工作開展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并對本地本單位領導干部收送“紅包”情況開展明察暗訪。
職責分明,協同推進。由縣紀委監察局負責領導干部收送“紅包”專項整治組織協調,統計上報有關情況,加強監督檢查,查處通報專項整治中違規違紀典型問題;由縣財政局對各鄉鎮、縣級各單位執行財經紀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及時向縣紀委監察局移送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由縣審計局負責嚴禁用公款向單位和個人發送“紅包”的審計監督工作;由縣發改局負責重點項目立項、審批、實施等過程中嚴禁發送和收受“紅包”專項整治工作,各單位做到各司其職、協調推進。
通過廣泛宣傳、專項督查和集中整治,全縣各級各部門充分認識到違規收受“紅包”的嚴肅性和嚴重性,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明顯提高,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2014年1月以來,全縣3個單位、42名黨員干部主動向縣紀委上交購物卡、電話費、禮金等,上交金額共計226088元。(楊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