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八項規定”,不少人立馬就會想到中央的“鐵八條”。其實,大家所在的地區、部門或單位,也都制定過被稱作“X不準”、“X條”等具體措施。這就“腦補”一下。如果想不起來,趕緊把相關文件找出來翻一翻看一看,照照鏡子。巡視檢查是否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后還要拿本單位具體措施去對照。
2月23日,2016年第一輪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指出,“要對照被巡視單位黨組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總結、‘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情況報告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制定的措施,檢查是不是真落實、有沒有走過場?!?
其中有關作風建設的表述,有朋友可能要納悶兒: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重要性毋庸置疑,成效有目共睹,為什么領導同志要反復強調,而且還“搬”出了各個單位制定的具體措施?
說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稍有松懈就會反彈回潮,有些小伙伴感觸未必太深。那就聊點兒更直觀的。
本月初,2015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反饋情況公布。對31家單位黨組織的“大體檢”,為我們提供了近距離觀察作風問題現狀的絕佳視角。從巡視反饋情況看,31家被巡視單位,29家出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字眼,不少單位還附帶上“時有發生”“持續發生”“屢禁不止”“禁而不絕”等修飾,個別單位更是被指“自查自糾走過場”“存在企業特殊論思想”……文字背后反映的問題,小伙伴們可以自行領會。
對于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黨中央早有預判。就在不久前,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報告還指出,要“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
全會報告還明確,“對不收手、不知止,規避組織監督,出入私人會所,組織隱秘聚會的一律從嚴查處,對參加聚會的要找本人談話,令其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深刻檢查”……細摳這些具體入微的最新精神,“越來越嚴”是顯而易見的信號。
將本單位具體措施,納入是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坐標系”,同樣是越來越嚴、越來越細、也越來越深的體現。
梳理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各省區市巡視工作,有一個特點頗為明顯:同樣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地區、部門、單位不同,其突出問題和表現形式也略有差異:巡視央企和金融單位,公款吃喝、公費旅游、違規高消費、違規發放津補貼是不少單位的“通病”;巡視省區市,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領導干部違規多占住房、吃拿卡要、為官不為等問題被曝光較多;各省區市巡視下屬地區和單位,公款吃喝,超標準接待,文山會海,收受下屬禮金“紅包”等,又常常成為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中央八項規定頒布后,各個地區、部門和單位從各自面臨的突出問題出發,結合歷史沿革和行業特點,制定了相應的措施。有明確領導下基層地方同志不到邊界接送的;有要求工作餐安排自助餐,且一律不上酒的;有規定下鄉調研不得給基層添負擔的……這些都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細化、具體化。
說到就要做到,承諾就要兌現。黨中央言必信、行必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落實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中央政治局同志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各地區各部門也要將制定的具體措施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這樣經常抓、抓經常,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韓亞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