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布后,大理市迅速發出文件通知,對學習貫徹工作精心部署,提出具體要求,并遵循“五注重、五促進”原則,抓好學習貫徹工作,力求取得實際效果。
注重領學,促學習。市委把學習《準則》和《條例》作為市委第七次理論中心組的學習內容,向全部210名中心組成員一人一冊贈送《準則》和《條例》合訂本。市紀委監察局在《條例》公布的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專題學習會議,率先在各部門展開學習,并要求每周例會學習必須有《準則》和《條例》的相關學習內容;同時,自行編印《準則》和《條例》合訂本并發放到72名干部職工,征訂《條例》7970本免費發放給機關、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將其作為黨員干部學習的口袋書、案頭書、枕邊書。全市11個鄉(鎮)將《準則》和《條例》發放給黨員干部和村組干部,要求認真開展自學,帶領群眾學習,讓《準則》和《條例》家喻戶曉。領導干部和紀檢監察干部示范引領,帶頭學、帶領學,掀起全市黨員干部學習高潮。截止目前,全市組織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及全體紀檢監察干部1200多人參加中央及省、州宣講團宣講《準則》和《條例》的學習3場次,市級領導干部及鄉鎮、部門黨委(黨組)書記開展專題宣講40余場,黨員干部參學率達100%。
注重結合,促效果。各部門在學習和貫徹《準則》和《條例》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原原本本學、結合實際學、著眼運用學;黨員干部把自己擺進去,自覺學,主動學,做到真學真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市紀委監察局全體干部職工帶頭學習、精學深學,做到與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特別是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論述、中央及省州紀委全會精神、紀檢監察工作實際、年度目標任務的“五結合”,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煉就“看家吃飯本領”。政法部門干部職工緊密結合政法工作實際開展學習,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扎實推動政法各項工作的落實。洱管、國土、規劃、住建等部門以學習強化干部職工紀律約束,自覺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條例》規定,推動洱海保護、土地征管、城鎮規劃建設等工作依紀依規開展。喜洲鎮機關干部及村組干部以桃源村村民違規建設侵占灘地和基本農田違紀違法事件為案例,以案釋紀,以紀明義,加強思想警戒,增強學習實效。全市各部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學習,認真開展對照,及時查找工作中不實、不廉、不正問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80余條,組織黨員干部撰寫學習體會800多篇。
注重宣傳、促氛圍。堅持思想為先導,廣辟宣傳渠道,微信、網站、電視、報紙、廣播、簡報齊上陣,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激勵學習。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人大主任、市政協主席、市政府副市長和大理旅游度假區黨委主要領導組成的宣講團,到掛鉤鄉鎮和聯系部門,開展《準則》和《條例》專題宣講;各部門利用網絡、報刊、宣傳欄并結合部門負責人宣講、舉辦宣講報告會等組織廣大干部職工開展自學與集中學,宣傳《準則》和《條例》精神;部分鄉鎮學校以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為抓手,把《準則》和《條例》傳導給學生家人。各鄉鎮結合農村基層實際,充分整合資源,將學習宣傳與當地民族文化相結合,突出宣傳特色與效果。有的鄉鎮將《準則》和《條例》編入白族大本曲,由民間藝人帶領群眾傳唱;有的山區鄉鎮針對當地群眾習慣聽、講民族話的實際,由村總支書記用白族話或彝族話宣講《準則》和《條例》;有的鄉鎮利用村廣播及聯接到戶的“小廣播”,每天播放《準則》和《條例》相關知識;城區鄉鎮則在人群集散地加大文化長欄宣傳,廣泛開展《準則》和《條例》“六進”活動。目前,全市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宣傳稿件在“蒼洱清風”微信平臺及鄉鎮自辦微信平臺發布8期,《大理時訊》刊登專題稿件25條,電視、廣播及網站報道20次,部門編發專題信息90多條,全市專題學習活動做到墻上有標語、電視有聲音、報上有文字。
注重督促、促落實。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把各部門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情況納入近期監督檢查工作重點,建立市、鄉鎮、部門網絡化監督體系,開展立體監督。市紀委監察局全力抓好各部門學習貫徹工作的監督檢查,派出工委分局負責聯系部門的指導和監督,鄉鎮紀委督促鄉鎮黨委和村組抓好學習宣傳。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查”的同時強化“促”,引導各部門采取集中講學、專家解讀、研討交流、撰寫心得、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深化學習宣傳與貫徹落實。目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對各部門開展檢查和督促120多次,及時解決了學習貫徹工作中遇到缺讀本、缺資料、缺課件等問題16個,對學習貫徹工作抓得不夠緊的7個部門進行了提醒。
注重運用、促工作。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全市各部門及時轉化學習成果,以學習推動工作。市紀委監察局依據《準則》《條例》之規定,及時調整思路,把握職權邊界,找準職能定位,對近期受理信訪舉報中不屬于職權內的信訪件即時告之舉報人另行處理,并以近期審結的案件為案例,認真比較新、舊區別,進一步準確把握新《條例》的各項規定。市政府辦公室及時將《準則》和《條例》的規定轉化到工作之中,制定了2016年公務接待費用、出國境經費、辦公費及燃油、水電等方面的經費控制指標和數量控制指標,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全市各部門將《準則》和《條例》相關規定運用于洱海環境綜合整治這一全市中心工作之中,立規挺紀,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嚴查“為官不為”和各種違紀違規行為,開展洱海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至今,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在保護洱海專項整治活動中共問責干部46人、約談干部110人、對13名違紀干部作出黨政紀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