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尼,阿西咱維摩納聲納汝阿扎迷低黑魚洞臨奴奔鬧奴,主要皆奴阿西西,念勒奔搭填所勒,搭租款來,搭勒奴《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捂得搭勒奴《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這是硯山縣委宣講團成員彝族干部王翔用地道的彝族(阿細支系語)在維摩彝族鄉黑魚洞村向當地彝族黨員進行宣講。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東南部邊陲地區,居住著漢、壯、苗、彝、瑤、回、白、傣、蒙古、布依、仡佬11 個民族,少數民族黨員干部較多,如何把法規學習活動有效延伸到壯鄉苗嶺?該州創新學習宣傳形式,讓黨紀黨規學習宣傳“聽得懂、唱得響、記于心”。
讓少數民族聽得懂
“新《條例》對黨員干部舉辦婚喪喜慶也有嚴格規定,違規了就要被追責……”在廣南縣篆角鄉石碑坡花倮村寨,廣南縣組織宣講團成員徐玉龍正在開展法規宣講的一個場景。《準則》《條例》頒布后,文山州積極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準則》《條例》的學習宣傳,結合自治州少數民族地區特點,為解決學習宣傳盲區問題,讓少數民族地區的每個黨員都能學習了解“兩項法規”內涵精神,硯山縣、馬關縣、廣南縣在宣講團成員中安排會講壯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語言的干部和教師,深入少數民族居住較為集中的村組,用少數民族語言向村組干部宣講。此外,各級黨校舉辦的各類培訓班中,均安排《準則》《條例》的專題講授。目前,在全州范圍內開展各級宣講活動共計300余場次,專題學習1000場次,受教育黨員50000余人次。
讓廉潔歌聲唱得響
“黨員的廉潔自律規范,條條要牢記,人人都要把那準則牢記在心里……”該州西疇縣率先將《準則》改編成歌曲,以黨支部為單位在縣、鄉、村三級黨員干部群眾中進行傳唱,并組織進行歌詠比賽。時下,走進該縣的機關、學校、社區、企業、村寨,《準則歌》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現在我們縣機關干部的手機鈴聲基本都是《準則歌》……”西疇縣紀委書記劉烈慧告訴筆者。
讓準則條例記于心
該州通過開展宣講活動、閉卷考試、網絡知識測試、發放宣傳冊子等方式加強學習,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牢把握《準則》和《條例》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使學習效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該州組織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干部對準則條例相關知識進行閉卷考試。廣南縣把知識測試范圍擴大到全縣黨政班子成員,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成員,并組織宣講團成員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講活動。西疇縣組織全縣黨員干部進行測試,測試成績通過政務網等載體向社會公開,并將準則條例印制成宣傳資料在春節期間當作新春“紅包”發放給廣大群眾認真宣傳學習貫徹。丘北縣紀委組織開展“丘北縣黨員進社區宣傳活動”,將《條例》《準則》搬上街頭,宣傳到廣大基層;膩腳鄉將黨章和兩法規印在《黨建工作記錄簿》中發給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指導開展法規學習和黨建工作。文山市喜古鄉利用手機短信平臺、微信圈、QQ群等現代媒體,提醒告知全鄉551名黨員干部積極學習《準則》和《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