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再次釋放出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烈政治信號,連日來昭通市各界學習熱議。
《問責條例》出臺實施以來,全市各級各單位通過電視、網絡、報紙、微信、手機報等媒體平臺,自發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活動。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陸維智在市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時說:“《問責條例》把問責對象覆蓋到全體黨員和黨組織,把權力與義務、責任與擔當對應統一起來,使問責成為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走在前面、搶在前頭,學懂弄通、以知促行,主動做學習條例、貫徹條例的表率,抓住典型問題,勇于鐵面問責,大力協助好黨委抓好《問責條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充分發揮‘問責一人、警醒一片’的作用,持續形成震懾警示效應,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永善縣委書記戈昌武認為,《問責條例》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利器,黨委要抓好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強化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落地生根。巧家縣縣長陸穎表示,今后要把學習貫徹《問責條例》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容,使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共識。
《問責條例》出臺實施后,只有讓條例落地生根,才能真正發揮好治黨、管權、治吏‘利器’的利劍作用。鎮雄縣紀委書記嚴端銀要求縣鄉紀委要以嚴實之風助推《問責條例》實施,讓問責的“緊箍咒”和“推進器”成為廣大黨員的警示明燈。大關縣紀委書記金璽表示,條例對紀檢監察機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紀委要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敢問責、真問責、嚴問責,防止制度空轉、問責虛化。各縣區紀檢監察干部紛紛表示,《問責條例》是紀檢監察干部從事監督執紀問責主業的制度遵循,貫徹落實《問責條例》的最好詮釋,就是做黨規黨紀的堅定執行者和捍衛者,真正推進條例落地生根,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
問責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問責的根本目的是以問督責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市衛計委黨委書記龍波說,《問責條例》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從政者頭上,直指那些不敢較真、沒有戰斗性的“老好人”型黨員領導干部,給作為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的黨組織負責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自己忠誠、干凈,潔身自好,還不能獨善其身,要有擔當意識,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則問題上要旗幟鮮明、敢于發聲、勇于亮劍,否則就要被問責。市法院紀檢組組長吉敏說:“過去一些制度設計更多的是強調管理對象的問題和責任,沒有對管理者的責任作出明確,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更為具體和明確的措施,《問責條例》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彌補了制度的缺陷,特別是紀律處分運用規則,不僅適用于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黨員,還適用于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黨組織,在很大程度凸顯了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彝良縣小草壩鎮大橋村村民賈連才說:“近期許多電視新聞都在對《問責條例》進行宣傳解讀,我覺得很實在,主要是針對黨員領導的,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這說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對減少損害群眾利益的壞風氣起到遏制作用。”
《問責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在黨的建設,特別是管黨治黨方面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全市上下正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認真貫徹落實,護好建黨、強黨、興黨的生命線,將從嚴治黨的整體責任,中央倡導的擔當精神,轉化為各級黨組織的具體責任和擔當行動,使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成為黨的干部的自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