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理州認真實踐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將監督執紀問責重心轉向抓早抓小,把紀律挺在前沿,防微杜漸,咬耳扯袖已成為新常態。
“咬耳扯袖”關鍵是提前預防和教育,讓黨員干部時刻緊繃廉潔自律這根“鉉”。大理州充分利用大理監獄警示教育基地、南澗縣警示教育中心、巍山縣警示教育中心三個警示教育陣地優勢,把“打虎拍蠅”典型案例進行展示和剖析,分批組織縣市、鄉鎮、村“兩委”班子黨員干部進行現場警示教育,樹牢為民意識,做到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目前已接受警示教育人數突破7萬人次。編印了《大理州典型案件警示錄》3500冊發放給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及全州各級各部門學習,利用查處的發生在群眾身邊的11起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為題材進行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對科級以上干部全面堅持任前廉政談話、廉政承諾、廉政考試和廉政考核“四廉考”,把好“入口關”。適時通報典型案例。扎實開展新修訂的《準則》《條例》的學習貫徹,州級和縣市已舉辦黨章黨規黨紀知識競賽5場,進一步筑牢基層黨員干部黨紀國法防線和廉潔意識。
“咬耳扯袖”重點是要將發現苗頭性的小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不再讓小問題擴大蔓延為嚴重問題,不要讓小病拖成大病。大理州在實際工作中積極加以運用,讓“四種形態”落地生根。“收受企業給予的勞務費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我們將收的這些費用全部上交縣紀委……”這是賓川縣安監局局長張某向縣紀委主動報告:縣安監局收受大理州恒泰安全科技評價公司向安監局返還的勞務費101748元,并將其發放給了干部職工,局班子領導認為這些費用不符合相關規定,已經將發的費用如數收回,并全部上交縣財政這一情況時說到。2014年1月至今,賓川縣通過早預防、早提醒、早糾正,全縣3個單位、42名黨員干部主動向縣紀委上交購物卡、電話費、禮金等,上交金額共計226088元。
漾濞縣針對城鄉接合部村官腐敗案件易發多發、情節嚴重、數額巨大的特點,縣鄉兩級建立黨風廉政建設季度巡察制度,對村組干部作風方面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提醒談話、誡勉談話,做到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發現村官有苗頭性問題及時跟蹤審查,現在村組干部發案率明顯減少。賓川縣對未如實報告及漏報配偶、共同生活子女投資注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房產情況、持有股票、基金等情況的40名報告人進行了約談和批評教育,作出了限期補報及責令其書面說明情況的處理。近期,洱源縣對作風建設綜合評議滿意率排名靠后的3個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責令作出說明并限期整改落實,約談黨員干部11人,問責5人。洱源縣在換屆中早提醒、早預防,對15名鄉鎮黨政“一把手”、50名縣級部門主要領導和3名縣委候補委員進行集中和個別面談,嚴明紀律要求,提醒黨員干部嚴守換屆紀律,不踩“紅線”、不越“雷區”。近日,南澗縣對63名擬提拔鄉科級領導干部開展了“四廉考”,促使鄉科級領導干部繃緊“廉潔弦”,效果明顯。
1-3月,大理州共對152名縣處級干部開展廉潔自律審查。開展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函詢235人次,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領導談話308人次。5038人次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其中縣處級領導干部311人次。組織124名黨政“一把手”在州、縣市紀委全會上述廉述責。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2個,處理23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21人。對32個州級行政機關和5個公共服務部門2015年度作風建設進行評議,滿意率均在60%以上。辦結問責案件16件,問責單位1戶,共問責領導干部21人,其中縣處級1件1人,鄉科級6件6人,一般干部9件14人。(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