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嚴,給我在這張票據上簽個字。”
話中的“老嚴”是我的爺爺,時任施甸縣政府招待所所長。這是1980年夏天的一個午后,一位縣級領導想用公款報銷自己招待私人朋友的票據,但是需要我的爺爺簽字確認。
“不行,我沒有這個權力。”爺爺了解完情況后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別跟我開玩笑了,老嚴,你沒有這個權力還能有誰有這個權力。”這位領導不滿道。
“善洲書記經常說,‘我們共產黨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也不占公家一分一毫。’我的權力是公家給我的,也只能為公家辦事,如果為了私利,我當然沒有這個權力。”爺爺義正言辭。
“既然你這么偉大,那么這次招待所職工轉正的名額你也應該讓出來,給那些你口中的‘群眾’咯。”
當時,我的爺爺從滇桂黔邊縱隊第八支隊營長轉業回施甸,我的奶奶作為軍屬,被安排到招待所工作,是一名合同工人。那年,縣里給了幾個照顧名額,可以從合同工人轉為正式工人。
沉默了幾秒鐘,爺爺的軍人脾氣犯了,“好,這個正不轉也罷!”
每次奶奶提起這件事,總是會忿恨的罵一聲“老糊涂蛋”,因為爺爺的“犟脾氣”,奶奶一直都沒有能轉正。
幼時,聽到爺爺最多的嘮叨就是,“嚴家人,凡事要靠自己,寧折勿彎,初心不改……”而直到爺爺離開多年才明白,這是一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怎樣的堅守。“寧折勿彎,初心不改”也一直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指引著我,以致大學畢業后我義無反顧的投入紀委這個代表著公平正義的集體,“凡事靠自己”也將成為我一生的“行動綱領”。 (施甸縣紀委 嚴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