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時代下,紀檢工作如何創新趕潮頭,讓大家參與進來出點子想辦法,聚大眾智慧取‘民間偏方’,讓紀檢監察工作更加科學合理可行;如何讓工作融進數據世界搭建新媒體平臺,把群眾的所期所盼和當前非常重要、備受關注的紀檢監察工作有機結合?!逼斩屑o委致力于打造“互聯網+紀委+創新+宣傳”的工作新模式,“瞬間與永恒”創新工作室孕育而生。
工作室主要設置閱覽室、談話室、宣教室、會客廳等四大功能,以輕松親民人性的格調設計定位,讓大家來到工作室,在輕松自然人性的環境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許多金點子好辦法自然流露,通過攝像機這些金點子好辦法被同步記錄,經后期編輯整理助推紀檢監察各項工作。
據悉,工作室注重硬件設施完善,內配有一個LED電子大屏、三臺攝像機和一套編輯系統,外加兩百多部獲諾獎的書目和先進思想文化、科技書目作為支撐。LED電子大屏是一個強大的媒體平臺,它集電視、電腦、手機為一體,三種媒體平臺互聯互動構成覆蓋10個縣市區的數據網絡。在工作室里不僅能從書本上、網絡上汲取先進理念、前沿知識,獲取最新最廣的信息,還能通過電腦網絡和手機的互動,擴大紀檢監察網站的覆蓋面,充分使紀檢監察的外腦延伸、觸角延伸,集大眾的智慧、群眾的力量做好新時期的紀檢監察工作。
與此同時,普洱市紀委積極拓展功能,著力打造普洱紀檢監察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了普洱紀檢監察網站群、三維警示教育基地、紀檢監察知識教育系統、黨風廉政測評系統四個子平臺,并開設了微信公眾服務號、手機客戶端APP。同時,讓所有的電腦、手機等電子終端產品都能與工作室的LED鏈接,形成一個強大的媒體共享體系。共享內容不僅有網絡上、手機上的信息、視頻,還有市紀委自己的宣傳片、專題片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短片。
據了解,自去年11月啟用以來,各級黨政領導、宣傳媒體和不同行業的領導、專家到工作室指導300余人,大家圍繞“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網站建設”、“幸福標準”等問題進行了討論,編輯制作出15部談話節目。市紀委領導班子以及機關部、室工作人員到工作室建言獻策10場,圍繞“如何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如何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如何對紀檢監察干部八小時以外進行監督”以及“工作中的困惑和建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其中,“對紀檢監察干部八小時以外進行監督”已經落實在工作中,并形成《普洱市紀檢監察干部“八小時外”監督報告制度(試行)》下發。工作室內存儲視頻91部,內容涉及反腐敗理論分析、監督檢查工作做法與經驗、《準則》和《條例》解讀、勤廉先進人物事跡、各類警示教育片等,為每位造訪的同志提供了學習、溝通、交流、共享的平臺。
“工作室給我們灌輸了一種全所未有的思變理念,改變了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進到里面能學習到不少東西,走出來之后有豁然開朗的頓悟感!”許多黨員干部到工作室訪談后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