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這個稱呼是我調入姚安縣紀委工作以來聽到大家喊得最多喊得最親熱的名字。其實自參加工作那天起我就已經認識老王,細數也有十多年了。他——老王,王國云同志,一直以來就是我的榜樣。
雖然快到退休年齡,但老王卻仍與年輕人一道終日奮戰在紀檢監察這個神圣的使命上,耕耘在工作崗位上。回顧起這樣一位情注紀檢老黃牛的故事,不免為之動容,肅然起敬。
2008年,年已50歲的老王由縣紀委副書記改任主任科員。在宣布改任非領導職務前,縣委書記曾單獨與老王談過話,問他“有什么要求?”他沒有多想,便蹦出一句簡單樸實的話:“感謝黨組織的培養,年紀大了就該讓位,我沒有什么要求。”在分工文件上還寫明,老王負責協助副書記抓好黨風、宣教工作,涉及黨風、宣教工作上報下發的材料,領導都批轉給老王“閱處”。每當別人喊他“王副書記”時,他就顯得非常的興奮,激情高漲,哪怕加班加點趕寫材料也十分樂意,常常是雙休日、節假日都來辦公室加班。他沒有感覺到“無官一身輕”的瀟灑,他覺得在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在紀檢戰線一天,就要樹好自己的形象。”
2009年,老王的獨生女患產后憂郁癥病情加重,到縣醫院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但出院后仍需一直不間斷服藥。不幸的打擊使老王內心充滿痛苦,但是他把生命視為人世間最美,把行走鍛煉作為康復的希望之光。時至今日,老王堅持每天早上、晚上用近4個小時的時間,領著患病的女兒往返于南永公路上行走鍛煉,黎明中披星戴月、迎著寒風、冒著冷雨行走,暮色時面對熟人驚訝的眼神與疑問行走,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老王將壓力變為工作動力,情注紀檢監察工作,一年四季從不請假,天天上班。老王常常在周末雙休和節假日,把女兒和小孫子帶到辦公室,一邊在電腦上加班寫材料,一邊照顧患病的女兒和小孫子。老王積極寫稿投稿,每年撰寫稿件60余篇,撰寫上報反腐倡廉網絡評論文章30多篇。寒來暑往,歲月匆匆,有人面對工作怨聲載道,叫苦不迭;有人面對社會,物欲橫流,道德失衡;有人面對困難,哀聲嘆氣,悲觀厭世。但老王始終心如止水,面對工作的煩瑣、人生的艱辛、生活的困難,他依舊敬業、樂觀、執著。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閱歷太多的不幸和遭遇,老王更加感悟到應該理性面對痛苦,學會感恩,回報社會。
他是我身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老黃牛,是我學習的好榜樣。老王同志一路走來,雖歷經坎坷波折,但也收獲了人生的精彩。平凡孕育偉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業,平凡的崗位鑄就人生的輝煌。在工作中我也要向老王一樣,以恪盡職守的意識、熱情服務的態度、嚴于律己的精神,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不平凡的人生。
(姚安縣紀委 李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