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你總算大學畢業了,也拿到了鐵飯碗,你可要好好珍惜,勤奮工作,不能有貪占之心,社會上的那些是非之事千萬不要去摻合……我們哥仨通過努力讀書走出了窮山溝溝,很不容易,我們一定要爭氣,要對得起爹媽,對得住家鄉父老,他們都在看著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啊!……”這是我94年剛參加工作那會,大哥第一次和我的“提醒談話”,也是對我當上公務員的第一次教導。
大哥大我8歲,讀的書也比我多,他在家里,乃至在村里說話歷來都算數,很多時候父母親都樂意聽取大哥的意見建議。大哥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剛正不阿、具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人,他對待工作一腔熱血,對待親戚朋友、同事就象對待家人一樣真誠,都一視同仁。他一直以來關心家鄉建設,力所能及為家鄉人民做點事,以此回報家鄉那份熱土的養育之恩……
“老三,現在你是一名紀檢監察干部了,我為你而高興,這是一個特別能磨礪人的崗位,你更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行得正坐得直,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吃的堅決不吃,那些不義之財就更不用說了,兩個字,‘平淡’一些好啊!要時時處處注重紀檢干部的形象……”這是我2004年調縣紀委工作時,大哥專門找我的另一次“提醒談話”,是對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二次教導,也是最后一次和我談話。
大哥所說的“平淡”,其實是想告訴我,做人要質樸和真誠。“無為而無不為,無欲而無不欲”。大哥干過紀檢工作5年,對紀檢監察工作歷來情有獨鐘,后來當了黨委書記、局長等職。2014年11月17日,是一個不平凡而又讓我終身難忘的日子,由于長期超常付出、忘我工作,大哥走了,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安詳,不帶走一片云彩。大哥勤勉的一生得到了領導、同事、朋友和干部群眾的一致認可,值得欣慰的是,大哥被縣委、大理州委追授為“優秀共產黨員”,選樹為先進典型。
一轉眼,大哥走了快兩年了,他和我的兩次“提醒談話”變成了留給我的最寶貴精神財富和無窮動力,使我終身受益。在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大哥對我的要求和教育又一暮暮涌上心頭。
我一定銘記在心,倍加珍惜紀檢監察工作崗位,自覺踐行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南澗縣紀委 胡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