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祖國西南邊陲的大部分地區已悄悄進入雨季,勤勞樸實的農民開始在田間地頭忙碌起來,犁田、插秧、施肥……等待著來年的好收成。而此時,另一件關乎農村群眾政治生活的大事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盈江縣銅壁關鄉正在為三年一度的村“兩委”換屆選舉忙得熱火朝天。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大家始終認為,電視上的官太遠,身邊的村支書、村主任最管事。對于鄉鎮經濟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來說,村級換屆選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經過前期粘貼海報、發放宣傳材料、口頭宣傳、強化選舉投票秩序等各項工作的充分準備,銅壁關鄉黨委、政府嚴格按“兩委”換屆選舉程序和“九個嚴禁”工作紀律,對轄區4個村民委員會31個村民小組同時展開了全鄉第六屆村“兩委”換屆選舉投票工作。
銅壁關鄉地處邊境,地廣人稀,人口較分散,轄區內居住著景頗族群眾4152人,占全鄉總人口的65.3%。由于長期的貧窮落后,許多村寨至今還沒有實現道路硬化,交通極其不便。特別是到了雨季,路況變得十分復雜,經常發生塌方,有的路段淤泥有一米多深,車輛根本無法通行。建邊村委會就是其中之一,而要進入該村委會的大浪速村民小組和小浪速村民小組,則需要步行三個多小時,穿越與緬甸接壤的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針對這一特殊情況,鄉政府特別在建邊村委會設置了一個中心會場和四個投票站,方便各族群眾投票。
選舉前一天,鄉政府就派出工作人員與駐建邊村工作隊員、建邊村選舉委員會人員一同帶著密封好的選票,步行進入大浪速和小浪速村民小組。第二天投票結束后,村社干部立即安排摩托車載著密封好的投票箱前往中心投票站。一路上,路況極其惡劣,摩托車在泥濘陡峭的山路上艱難前進,部分路段路況太差,需要大家扛著摩托車才能通過。捆綁在摩托車尾部的紅色投票箱伴隨著大家一路奔波,最終準時送達中心會場,順利完成選票匯總和選舉工作。
短短的幾天時間,平靜的邊境小鄉鎮發生著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工作人員余根新憑借一輛摩托車、一個投票箱,往返在南嶺村白石頭村民小組的山路上;思洪文、雷興三兩人徒步三個多小時,翻越座座高山,走遍了大浪速、小浪速村民小組的每一個寨子……他們本著對黨忠誠、對組織負責、讓群眾滿意的原則,用辛勤的汗水為全鄉的換屆工作交上滿意的答卷。銅壁關鄉人大主席團主席汪勁攀說:“此次選舉工作的圓滿完成,離不開大家的艱辛付出和努力。正是這些優秀的基層干部不辭勞苦地奔走在最前線,才保證了全鄉換屆選舉工作的順利進行。”
據了解,此次銅壁關鄉村“兩委”換屆選舉,共產生村委會主任4名、副主任4名、村委會委員12名,各崗位當選人數完成了預期目標。不僅如此,新一屆村委會班子還呈現出村村都有女干部、年輕人參選比率高、參選人員文化水平有所提升等亮點。新當選的南嶺村委會副主任岳杰說:“村主任一個月的工資肯定沒有大家在城里打工賺的多,為什么我還要來參加競選?我覺得這是一種榮譽,在村干部這個崗位上時刻想著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我們都有義務承擔起這份責任。”
一個個紅色的投票箱,承載著基層群眾的期盼和渴望,在中緬邊境的泥濘道路上、高山密林里畫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為這個邊境小鄉鎮增添了一份新的希望。(德宏州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