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光明日報發文談“我為什么入黨?”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也不同。有人說,是“要給自己的內心一個交代”,還有人說,是想“擁抱飽滿的人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現代生活影響下,有的人入黨是真正信仰共產主義,有的人入黨可能是隨大流,有的人入黨可能是為找個好工作,還有少數人可能就是為了不良的個人目的而入黨。入黨究竟是為什么,我們比以往更加需要“意義”。
我也曾問過自己,我為什么入黨?讀小學時候語文課文《劉胡蘭》那一課,所有同學最記得就是那句“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的不是共產黨員!”為了表現自己勇敢自己厲害,和同學打鬧時候,經常指著對方大喊“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的不是共產黨員”。那時候我們不知道“共產黨員”為何物,只模模糊糊地認識到它就是敵人的反義詞,是堅強不屈是勇敢不怕犧牲的代表。記得剛參加工作沒多久,鄉黨委組織委員找我談話,說我工作不錯,思想積極,還問我對黨組織有什么看法,問我想不想入黨,讓我主動交個人入黨申請書。我一時思維打結,說想入,但是對黨組織的看法我說我認識不深。內心底覺得“入黨”是要認真思考的事情,“入黨”在我心中神圣不能輕易觸及,要明白它接受它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一起參加工作的其他同事都早已經入了黨2年。可能是我愚笨,我一直也沒有一個清晰堅定的理由。
隨著參加工作時間久了以后,感受收獲越來越多,發現在一些事情上,黨員身上有一種范。先鋒模范,像一個排頭兵,發揮著表率作用。表率是多層面的,道德上、工作上、紀律上等等方面。黨員身上有光,它會在某個很小的事情中,某個不起眼的細節中被你發現,然后溫暖你、感動你、激勵你。一年的七一前夕,隨領導到村子里面看望一位退休的老干部也是一位老黨員唐丙元。老人家得了中風后遺癥,說話行動能力基本喪失只能躺床上。我們和他老伴聊聊家常問問生活情況,他老伴給我們反映,說老唐對我們黨組織有意見,說最近一年開支部會為什么每次都沒有得參加。其實自他生病后,支部開支部會通知他老伴了,但是他行動不便,所以他老伴不告訴這個“倔強”老頭。我們坐他旁邊,他顫巍巍的手慢慢抬起指著屋子里面的一個木箱,大家都不懂是什么意思,他老伴隨他的指示打開箱子告訴我們,里面有一本他的黨費證,說他其實念念不忘的要交黨費。老伴大聲在他耳邊說:“交過了,早就替你交過了”。一生的滄海桑田,都不能動搖老人對共產黨的熱愛和追求。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把對黨樸素的感性的認識上升到自覺理性的高度。
“入黨為什么,為黨干什么”?這是簡單明了而又深邃深刻的兩個考題,是需要用一生時間來作答的。不是你把入黨志愿書交給黨組織,然后一步一步形式上過程流程走完,你就是黨員了。入黨程序只一時,思想入黨一輩子。入黨也有時代特征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入黨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解放后入黨,是為了建設好社會主義。在當下,入黨就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多貢獻一份力量,早日實現中國夢。紀委和紀檢干部肩負著維護黨的紀律和各項方針、路線、政策、法規的實施,肩負著維護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持續和發揚,肩負著糾正不正之風、鏟除腐敗分子的重任。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要維護好黨和政府的形象,更要體現黨委和政府的形象。應該是公務人員在工作生活學習中的典范。黨的優良作風的保持,不僅要靠查處違法違紀行為,也靠單位和成員的優秀行為的帶動和影響。紀檢干部應該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示范、維護形象、強化威信,打造更強的反腐倡廉力量。
在建黨95周年到來之時,再次追問自己“我為什么入黨?”我在尋找一種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確定一種意義和方向,選擇一種價值觀和世界觀。(楊金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