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仁縣中和鎮的直苴村是永仁縣最高寒、最偏遠、最封閉的村落。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卻擁有一項傳承了千年的民族文化——賽裝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賽裝之源,世界最早的鄉村“T”臺。每年正月十五,既是元宵佳節又是永仁直苴一年一度的“賽裝節”,2016年的賽裝節已經是第1351屆了。
賽裝盛會上,人們和著悅耳的蘆笙、竹笛或四弦胡琴旋律縱情歌舞,道吉祥、慶豐收、賽智、比美、品嘗云南民族美食……盡情歡樂。
人山人海,翹首以待。
古老的祭祀,虔誠的祈福。
把紅土地當做T臺,把夕陽當做聚光燈。
“一學剪,二學裁,三學繡花縫布鞋。”刺繡,是彝家女人一生的課程。
靈巧的手拿得了繡花針,撿得了五谷。
背著娃娃來跳腳。
換上花衣裳,我照樣跳得起。
我們是新一代賽裝之花。
賽裝賽到日頭落,跳腳跳到月當空。
彝族是個“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彝繡滿身是花,用色大膽夸張、構圖精美、針法靈活、針腳細密,一針一線都是藝術品,一花一朵都是民族符號。而“賽裝節”凝聚著古老悠久的歷史和濃郁古樸的民族文化風情,是一張有代表性的彝族“名片”,一塊彝族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永仁縣紀委 普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