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5周年及“七·一”建黨節(jié)來臨之際,紅河州紀委黨員同志到中共云南一大會址查尼皮,重溫歷史憶黨恩、緬懷先烈強信念,過了一次別開生面、極富黨性教育意義的組織生活。
青山碧空、蒼松翠柏,把位于蒙自市芷村鎮(zhèn)查尼皮村的中共云南一大會址紀念館映襯得格外幽靜,又將這里烘托得肅穆神圣。也就是這個彝語的意思為“不引人注目的”的小山村,見證了特殊歷史時期先輩先烈們的革命歷程。
88年前,查尼皮這個小山村孕育了云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希望,播下了云南推翻舊制度的革命火種。在萬般艱難的歷史關(guān)頭,為了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決定進行武裝斗爭建立自己武裝力量的精神,17位代表堅守著入黨時對黨做出的莊嚴承諾,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于1928年10月,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查尼皮召開中國共產(chǎn)黨云南第一次代表大會。這是中共云南省地方組織在地下活動時期召開的唯一一次黨代表大會,它制定了云南地下黨斗爭的藍圖、策略和方案。
一大早,黨員同志們就來到查尼皮,大家拾階而上,了解沿途石碑上關(guān)于會址的歷史資料,參觀中共云南一大會址文化浮雕墻……大家一路前行,一路感悟。
當年舉行中共云南一大會議的茅草屋內(nèi),陳列著黨代會期間使用過的火塘、桌子、條凳、馬燈等物件……每一物件,都記錄著昔日查尼皮的風風雨雨。
正如史料上所言:它是“幼年時期的地下省委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這次會議研究通過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云南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案》,為之后云南的工農(nóng)運動指明了斗爭方向和策略。會后不久,許多代表就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入黨誓言,他們用血與火的拼殺捍衛(wèi)了革命的信仰,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為此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會址紀念館里,陳列著云南省革命先烈王德三、吳澄、李鑫、杜濤、佴三等同志的遺照和事跡,展示著有關(guān)上世紀20年代蒙自地下黨的活動情況的實物、圖片,不僅真實地記錄下曾經(jīng)在這里發(fā)生的一切,而且就像是中共云南地方組織領(lǐng)導云南各族人民不屈不撓、英勇抗爭、追求遠大理想的自強自立之豐碑,像一面永不褪色、永遠飄揚的革命勝利之旗。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lǐng),遵守黨的章程……”黨員同志們再一次在黨旗面前進行了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共同接受了黨的歷史洗禮和先輩先烈們堅定信念的熏陶。
“不忘入黨初心、不忘宗旨意識。”黨員同志們反復叩問和對比自己入黨時的初心、入黨時的信念。“一定要牢記入黨的誓言,不忘對人民的承諾。”
“對照先輩先烈,我們的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yǎng)是有差距的。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yǎng)永遠在路上,共產(chǎn)黨員生命不息,黨性修養(yǎng)和鍛煉就永不停止。”黨員同志們都說,此次到查尼皮過組織生活,對自己來說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特別是面對查尼皮的光榮歷史和先輩先烈的光榮事跡,自己的黨性再一次得到淬火和升華。
“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承擔著維護黨紀的重要職責,必須從嚴要求自己,做到政治忠誠、本人干凈、敢于擔當。”黨員同志們都堅定地說,“我們要深懷敬畏之心,正心修身,淡泊明志、增強定力,經(jīng)受住各種考驗,把監(jiān)督執(zhí)紀的腰桿挺得更硬。”
陽光明媚,清風徐來。查尼皮的小院里,藤凳上,一支鋼筆,一本筆記,紀檢干部的思想在這里得到了進一步升華,靈魂在這里受到了進一步洗禮,黨性在這里得到了進一步錘煉。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查尼皮的山山水水可以作證—革命先驅(qū)們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了“為了集體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了全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革命者的真正本色。
而今,紀檢監(jiān)察干部重走查尼皮之路,成為一次循著革命先烈的足跡重溫革命先烈們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憶苦思甜,追本溯源,體驗和學習查尼皮精神的朝圣之旅。(紅河州紀委 尹崎 魏道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