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縣位于云南東南,古稱“臨安府”。公元1285年,文廟在此始建,成為西南儒學最大傳承及發揚者,故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數百年來,在這個廟和學的結合體里,“廉能正直”成為士子學人修身成人的重要內容和標準。一代代學子耳濡目染,沐浴在儒韻氤氳里,學有長進、“仁”融于心。
雕刻有包見捷、張隆等建水籍歷史清官廉吏事跡的大型石碑,傳遞著敬廉崇潔的思想。
孔子崇尚“為政以德”,又強調“為政在人”,要做到“選賢與能”,選拔德才兼備之士非此為天下之儀范,做到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禮門”和“義路”,表達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和孔子先義后利,義生利的思想主張。
文廟泮池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朵朵綻放。
東廡內供奉著79位先賢。以為人光明正直,不依靠官府謀取私利而著稱的孔子弟子澹臺滅明,供奉其中。
西廡內供奉著77位先儒。著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的范仲淹,供奉其中。
通過“知禮明義,感恩立志”的成童禮、“明責守信,齊家治國” 的成人禮、體現孝道之所在的敬老禮等“三禮”活動,傳承忠孝廉潔思想。
開辦“儒家經典誦讀”班,幫助學生繼承孝敬父母、立志報國、正直向上的做人之道。
在《崇圣禮樂》古樂演奏中,“慎獨修身,正心誠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等思想,伴著古樸凝重的唱詞,余音繞梁,傳承至今。(紅河州紀委 尹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