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41年黨齡,因為在協助征地過程中受賄3萬元,老郭被開除黨籍。”這是我參與辦理的案件中涉案人員年齡最大、黨齡最長的一起,至今讓我記憶尤深。
在接到核查問題線索的任務后,我有些擔心:讓我這樣的“小年青”去和黨齡比我年齡還大的老同志談話,恐怕不太合適吧。領導看出了我的顧慮,鼓勁我說:不要怕,你是代表紀委去的。出乎意料的是,老郭對調查取證工作非常配合,沒有想象中的頑抗和狡辯,我們提前擬定的談話方案都沒派上用場,剛一接觸,他就如實交待了在協助政府征地工作中受賄3萬元的錯誤。
談話臨近結束時,老郭反復說:“我知道自己錯了。自從出了這件事,我也認真看了《黨紀處分條例》,覺得所犯的錯誤可能要被開除黨籍,只是希望組織能給我一個機會,只要不開除我的黨籍,怎么處理都行。”
老郭的態度跟我調查過的其他農村黨員可不一樣。這些年,我聽過不少“大不了把我黨籍開除掉”這樣的狠話,但像老郭這樣重視自己黨員身份的農村黨員,還是第一次遇到。老郭為什么老是強調不要開除他的黨籍?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決定再和他聊聊。
首先從他入黨時談起。談話中了解到,老郭1970年入黨,雖說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黨員,但老郭很珍惜黨員身份,時時處處都想著自己是黨員,真正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多年來在村里樹立了很高的威望。他自己不是村干部,但村里的大事,村干部都會事先征求他的意見;群眾遇到什么難事,也會找他出面協調,甚至夫妻吵架這種事,都會找他幫著做思想教育工作。能得到干部群眾的信任,老郭自己內心也很滿足。
遺憾的是,這次受賄就與他在村里的威望有關。村里涉及到征地時,他作為群眾代表參與征地丈量工作。在丈量張某家土地時,老郭受張某委托,在認定四至界線時將張某指認到自己名下的集體土地予以確認,事后收受張某家給的好處費3萬元。“主要是張某家窮,想著通過征地多量點給他家改善下條件也是件好事,但我糊涂在最后收了他家送來的錢。” 老郭悔恨地說。
聽著郭某的懺悔,從個人感情上,我也希望郭某能得到留在組織內的機會。但紀律是紅線,是誰都不能觸碰的,最終郭某被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并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緩期執行。
“大半輩子都是標兵,為何卻在晚年晚節不保、老馬失蹄?”調查結束后,我陷入久久的沉思。一個黨員,從宣誓入黨到他走完一生,在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時,要如何才能做到不忘黨性、不忘自己的初心。這就要求每名黨員要隨時繃緊神經,時刻記得監督的眼睛永遠盯著自己,時刻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
事實證明,年齡不是保險箱,黨的紀律和規矩在新老黨員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沒有豁免的特權。只要是黨員,就應該做到讓黨紀意識伴隨終身,無論何時,都不能有絲毫懈怠。共產黨員要時刻保持應有的定力,要守住初心,筑牢思想防線,加強黨性修養,不存僥幸之心,做到善始善終。(石林縣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 馬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