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食堂的飯菜還是可口嘛,比在外面餐館吃的舒心,在機關食堂吃飯,既衛生又節儉,有在家吃的感覺……”
“是的,主要是食堂的菜是每天安排后勤人員當天采購的,比較新鮮,用的油也是到菜市場買的豬板油或者跟老百姓購買的菜籽油,吃得干凈,不用擔心吃到地溝油。同時公務接待都安排在機關食堂,大大節約了黨委政府公務接待支出。”
這是掛鉤聯系珠琳鎮的某領導深入珠琳鎮調研時,在機關食堂就餐與鎮黨政主要領導的一段對話。
珠琳鎮建設機關食堂后,一般公務接待一律安排在機關食堂,特殊情況,如接待外賓,有少數民族領導(回族同胞)調研工作不便在食堂就餐的可以安排到外面餐館就餐,但嚴格控制接待標準和陪餐人數。
“你們珠琳烤煙獎多,公務接待到外面吃也沒關系嘛”。過去,縣級部門領導深入基層調研指導工作時,習慣接受基層宴請,覺得到外面餐館就餐自己才被重視,也比較有面子。
機關食堂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各級領導到珠琳調研并在食堂就餐的也漸漸成了一種習慣?!斑€是在食堂就餐好,吃得飽又衛生,又不用拘于應酬接待的約束……”這是縣交通局某領導到珠琳調研,在機關食堂就餐時說出的切身感受。
過去,一些路過珠琳鎮的人,只要有其認識的人在珠琳鎮擔任領導的人,總是免不了要“溝通聯系”一番,有的甚至專程前來“看望”老朋友。“喂……老同學,好久不見,最近好嗎,聽說珠琳的大塊雞很有名,我們想過來嘗嘗,你在這里當領導,情況熟悉,哪家的味道好,麻煩給安排一下……”一些領導干部也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權力”,安排用公款接待。針對這一現象,珠琳鎮規定,凡公務接待,必須有接待對象姓名,開展的具體公務活動方可接待,不在公務接待范圍的不予報銷,相關費用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公務接待制度的出臺和執行,大大縮減了珠琳鎮公務接待費用,也讓看在眼里的老百姓豎起了大拇指。近三年來,該鎮的公務接待等“三公”經費均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沒有出現超支現象。(文山州廣南縣珠琳鎮紀委 黃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