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傘的制作在中國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傳說春秋時,“巧圣先師”魯班發明了油紙傘,他的牌位旁還有一幅對聯,上聯是“一竿樹立拓天空”,下聯是“片片彌逢遮雨露”。現如今,油紙傘不僅可以遮雨露,而且已成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
保山市騰沖市固東鎮的滎陽村,離云南省騰沖市城區50多公里,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子,這個小村子以出產精美獨特的油紙傘聞名。滎陽村過去曾有一片沼澤地,長年生長著許多蘆葦和毛竹,世居在這里的村民就利用蘆葦和毛竹編制紙傘、藤編、竹編等生產、生活用品,并到集市上出售。
幾十年前,滎陽村每一戶人家都會做油紙傘,但是隨著老人們相繼離世,現在全村僅有4戶人家還在制作油紙傘。今年89歲的鄭映海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非遺傳承人。
今天的油紙傘制作工藝,和3個世紀前幾乎沒有什么差別。油紙傘的制作過程十分講究,前后分為削傘骨、繞邊線、裱紙、上柿子水、收傘、曬傘繪畫、裝傘柄、上桐油、釘布頭、纏柄、穿內線等十幾個步驟。
近年來,當地政府和油紙傘傳承人積極探索,讓油紙傘技藝得以“在生活中傳承”。(騰沖市五合鄉紀委 解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