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盟佤山,有這樣的一句話:“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有人說,西盟是歌舞的海洋,一點也不為過。結婚時跳舞唱歌、蓋房子、進新房歌舞慶祝,甚至在逝去親人的時候,也會有表達哀傷的舞蹈和曲調。
寧靜整潔的西盟縣城
佤族舞蹈多展現的是“力”的節奏,和傣族的“柔”完全不同,每每觀看佤族的舞蹈,渾身的細胞都會活躍起來,隨著舞蹈的節奏在身體里面跳舞,渾身兒是勁,瞬間充滿正能量。歌舞當中,最耀眼的是《甩發舞》《木鼓舞》《刀舞》以及后來的《白鷴鳥》《紡線舞》等。
佤族甩發舞
2014年8月,佤族原生態歌舞劇《佤部落》首次走進國家大劇院,木鼓聲聲中佤族小伙的粗狂純樸,頭發飛揚中佤族姑娘的熱情奔放……演員們用最原始古樸的文化,給世人展示了佤山的靈魂、佤山的神韻、佤山的純美,使現場的觀眾一次又一次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掌聲響徹整個現場。隨后,在大連、青島、濟南等全國10個城市進行巡演。
佤族《狩獵舞》
佤族舞蹈《拍身擊打》
2016月23日,普洱大型民族歌舞《天賜普洱》和西盟的佤族原生態歌舞《佤部落》全國巡演活動在北京啟動。這兩部舞劇講述了云南普洱地區各民族先民繁衍生息、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佤族舞蹈《鼓韻》
說到歌曲,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是楊振仁老師在西盟當兵時在收集整理當地歌曲的基礎上創作的,它以明快歡唱的旋律和團結向上搞生產的勁頭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 (普洱市紀委 高彩仙 楊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