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日前通報了對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西南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3家省屬企業失職失責典型問題的處理情況,對出現失職失責問題的26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予以問責。其中,誡勉談話10人,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5人,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5人,嚴重違紀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人。
今年以來,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在積極用好第一種形態的同時,又著力把握運用好后三種形態,切實讓紀律和規矩成為剛性約束。今年1至7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各類談話函詢開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3395人次,給予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2311人次,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1013人次,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197人。
“‘四種形態’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具體化,是推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方向指引。”云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張碩輔介紹,由省紀委常委帶隊,綜合運用日常檢查、定期督查、明察暗訪等方式,指導督促各級黨委(黨組)認真抓好“四種形態”的貫徹落實,并建立常態化的工作督導制度,定期對實踐運用情況進行匯總和分析研判。
“剛才分管領導找我談話,主要是針對端午期間我單位多名干部職工違犯工作紀律情況。作為單位主要領導,我‘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沒有履行到位……”這是芒市1名市直單位一把手被約談后作出的自我檢討。如今,不只在芒市,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約談、函詢和誡勉談話等方式,對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提醒告誡。省委主要領導對兩名多次有舉報反映的州市和省直部門一把手進行了約談。
咬耳扯袖的同時,各地也把紀律審查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既重視審查輕微違紀行為,又重點查處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的嚴重違紀行為。勐海縣關心保護未成年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柱梅公款接待無工作往來的鄉鎮同事及其家屬吃飯,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黃家仁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賄賂53.8萬元,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此外,云南省紀委還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處置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訪舉報問題線索辦理工作通知》等制度,深入發現和認真處置違紀問題線索,嚴格按照問題線索“五類標準”進行處置。(何詠坤 徐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