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擔任鎮紀委副書記沒幾天,就接到反映:我鎮一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鄒某近期工作紀律松懈,落實任務不力的信訪件。經過調查,信訪件中反映的問題屬實,姚書記安排我做好誡勉談話相關準備工作。
在擔任鎮紀委副書記以前,我負責民政工作,與村干部業務往來很多,與鄒某合作得很不錯,他在工作上十分支持我,生活中也幫了我不少忙,我一直把他當作老大哥。準備著誡勉談話資料,我眼前不斷浮現出鄒某的笑容,心中十分糾結:他工作能力不錯,如今才出現這樣的小毛病,我們紀委就鄭重其事地找他談話,這樣會不會太小題大做了?他會不會覺得我們故意在“整”他呢?他會不會不再理我?
姚書記看穿了我的小心思,他笑著問我:“你是希望你的朋友毛病越來越多,在工作上越滑越遠,將來出現不可挽救的大問題,還是希望他經過這次我們的提醒就能改正錯誤呢?”我恍然大悟!是呀,我們這樣做才是真正對他好,如果放任他不管,等他釀成大錯,那才是真正的害了他!
那一刻,我臉紅了,心中既慚愧又開心!慚愧地是自己沒有及時轉變角色,認識自己是一名“醫生”,要及時的“治病樹”,防患于未然;開心的是我能真正為朋友“咬耳扯袖”并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完善自己。
遞交誡勉談話建議書后,鎮黨委安排紀委姚書記、黨委趙副書記、紀檢專干和我一行四人找鄒某進行誡勉談話。談話中,姚書記說:“鄒副書記,群眾反映你上下班紀律松懈,工作拖沓,經過我們調查,你確實存在這些問題。紀律松懈、工作拖沓,這些雖然看似是小問題,但是,這些小過、小錯其實并非小事,也不容忽視,這些問題涉及到工作態度的不端正、工作作風的不扎實。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錯不改,積重難返。如果你有了小錯不改,得過且過,那么,到你病入膏肓,就為時已晚。我們因為你的小過、小錯找你談話,絕不是小題大做,而是想讓你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經過我們的提醒,他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非但沒有怪我,反而十分感激我們,在談話的第二天就給鎮紀委遞交了一份認識深刻的書面檢查,并連連保證認真整改。
后來,據村委會的其他同事反映,鄒某的工作作風有了很大轉變,每天做好工作的同時還認真鉆研業務,刻苦學習電腦的使用,業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這次誡勉談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既是我紀檢工作的新開始,也為我打開了改變觀念的大門——抓早抓小不是小事,而是關乎他人一生的大事!(祥云縣劉廠鎮紀委 劉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