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似乎看不見摸不著,卻又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密切關聯。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也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改進作風的第一步。一個社會風氣的建設,價值觀的培育,并非一日之功,只有一步接一步堅持前行才能達成。重塑廉潔的黨風政風,干凈的社會風氣,最終受益的,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
本集梗概
本集講述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首先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言出紀隨,一寸不讓,作風建設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但必須看到,“四風”問題積習甚深,樹倒根存,打折扣、搞變通的現象仍然不時發生。通過剖析礦泉水瓶裝茅臺、辦公室里藏暗門等多起隱形變異的“四風”案例,說明“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防反彈、防回潮任務依然艱巨。要繼續堅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監督執紀越往后越嚴,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
中石化原黨組成員、總經理王天普,江蘇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書記楊衛澤現身說法,深刻反省和剖析由大吃大喝到奢侈腐化、由違紀到違法的過程,警示告誡每名黨員干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嚴肅的政治紀律,觸犯了就要受到嚴肅查處。
案例1 “一起吃喝當中,由設防最后變成一種撤防。”
“后來我也反思,我今天犯罪,我覺得也是跟他們這種交往中從吃喝開始而導致的。這么多年的一起吃喝當中,認為這都是哥們、是朋友,所以對他們就不再設防了,所以我說開始由設防最后變成一種撤防。”——張建津的懺悔
案情回放:
礦泉水瓶裝茅臺,這并非網絡段子,而是發生在天津的一個真實案例。想出這種荒唐招數的,是天津市醫藥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津。張建津喝酒愛喝茅臺,還要是年份茅臺,在吃上面也追求上檔次的。除了用礦泉水瓶裝茅臺,為了吃喝更加方便、隱蔽,張建津還讓醫藥集團一家下屬單位把會議室改造成了臨時餐廳。
作為國企負責人,張建津掌握著不少合作項目的決策權,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不惜花大價錢和他拉近關系。2015年12月,張建津因嚴重違紀,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執紀者說:
十八大之后為了規避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檢查、要求,張建津會指示下屬人員,在這里(會議室改造的臨時餐廳)來宴請有關單位的人員來吃喝。他們會請下屬人員采買一些海蟹、遼參等食材,請來餐廳專業大廚,現做大餐來吃喝。
——孫月(天津市紀委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
警鐘長鳴:
如果黨員領導干部心里沒有一根紅線,就容易從舌尖上的腐敗走向違紀違法的不歸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正風反腐的持續高壓態勢下,“四風”問題依然禁而不絕,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要讓黨員領導干部都能在心里真正自覺地劃出一根紅線,仍然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工作,必須咬住不放,在堅持中深化、深化中堅持,五年、十年,一直持續抓下去。
案例2 “掩耳盜鈴吧,欺騙組織,也欺騙自己。”
“還有僥幸心理,覺得部門這么多,領導干部這么多,怎么會查到我呢?掩耳盜鈴吧,欺騙組織,也欺騙自己。”——高祝杰的懺悔
案情回放:
2013年,天津市西青區對超標準辦公用房進行了集中清理。帶套間的306辦公室是西青區西營門街道原黨委書記高祝杰原來使用的,清理之后他搬到了對面較小的303辦公室。但是他仍然拿著306的鑰匙,暗地里作為他的休息室。
高祝杰以為,可以用小聰明躲過檢查,沒想到最后還是躲不過查處,最終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執紀者說:
高祝杰的一處辦公用房,書柜、衣柜、辦公桌跟普通的這個辦公用房是一模一樣的,在勘查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這個衣柜沒有了后擋板,直通里間,儼然就是一個暗門,這個里間里邊,床鋪、電視、衣柜、冰箱一應俱全,還有衛生間、洗浴設施,儼然就是一個高級賓館。
他這個柜子是沿著門框這個高度來做的,正好把這個里間這個門擋上,想通過這種瞞天過海,認為風頭已過,就能夠躲過檢查、逃避檢查,實際上是自欺欺人的。
——李文彩(天津市西青區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案例3 “陰陽合同,一套是冠冕堂皇的考察項目,另外一套是看景點。”
“這就所謂的陰陽合同,就是一套是冠冕堂皇的考察項目,看一看文化產業,另外一套在這個地方有哪些景點可以看看。”——王海濤的懺悔
案情回放:
曾任青島日報社黨委副書記、青島報業傳媒集團總經理的王海濤,負責報社的經營管理和廣告業務,因此和許多廣告客戶來往密切。
為了感謝王海濤的“關照”,當地一家地產企業提出邀請他出國旅游。雙方商量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間,去一趟巴西和美國。王海濤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出國審批是非常嚴格的。
于是,王海濤提交審批的虛假行程單,上面列的全都是邀請方在美國的地產企業和當地項目工程公司等參觀內容。而真實的行程單,實際都是旅游觀光,包括夜游曼哈頓、游覽耶穌山,等等。
執紀者說:
他這種接受企業邀請的出國不可能批下來,于是他們就想了一個規避的手段,通過這個地產公司,在國外的一個公司以考察項目的名義出具了一個虛假的邀請函,然后又聯系旅行社,按照考察項目的行程提供了虛假的行程單。
——高升杰(青島市紀委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
“四風”問題的形成,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積習甚深,樹倒根在,還沒從根本上解決,還是在一種不敢的狀態下,不能、不想還沒有形成。現在中央一直在強調稍有放松就會反彈,要守住底線,而且要完善,要鞏固已有工作成果,不能出現反彈,要深化現在的工作措施,來解決一些新動向、新動態問題。
——宋大軍(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
案例4 “在利益、誘惑面前,要經得起考驗。”
“希望今后的企業家,要按照‘親’‘清’二字,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把握好自己,在利益、誘惑面前,要經得起考驗。不管在哪一個崗位上,都要時刻牢記著自己是一個黨員,自己是一個干部,只是分工不同,沒有自己特殊的待遇或特殊的利益。”——王天普的懺悔
案情回放:
2013年9月26日,時任中石化黨組成員、總經理的王天普在中石化下屬企業的機關餐廳公款宴請同學,一頓飯就消費了4萬多元。
王天普作為中石化領導干部帶頭違紀,說明在企業內部,雖然出臺了制度,但執行實際不到位、不落實。不重視作風問題,就容易出更大的問題。王天普因為收受禮金、收受私企老板錢財、縱容親戚參與中石化項目獲得利潤,等等,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執紀者說:
當時是宴請了26個人,每個人按照400塊錢的標準,還有隨行的一些人員是按照自助餐120塊錢的標準,當時喝了是8瓶茅臺酒、7瓶紅酒,這些費用酒水就是二萬三千多元。
——史恕(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
警鐘長鳴:
國有企業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國企的黨員領導干部身份并非私人老板,公款不是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全面從嚴治黨是管全黨、治全黨,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案例5 “私人企業主請我吃飯,覺得不是什么大事,實際上是思想上的放松。”
“原來私人企業主請我吃飯,我認為大家都很熟悉了吃就吃吧,好像覺得不是什么大事,這實際上就是思想上的放松,到最后放縱,最后害了自己。”
“一開始的想法就是不能沾,到后面小的東西收下以后,等于大家之間也建立個關系,人與人之間這關系,無論干部還是和企業之間的一個關系,不要把人家拒之于門外,到最后就成了不收白不收的狀況,最后變成了不可收拾。”——楊衛澤的懺悔
案情回放:
楊衛澤,江蘇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書記。他36歲就成為了江蘇省最年輕的廳級干部,44歲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委黨委常委。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身處這樣一座歷史氛圍厚重的城市,本應更加警醒怵惕,然而楊衛澤卻沒能做到這一點。
楊衛澤在懺悔時說:“也應該說一開始對這種豪華的東西,我們也是很反感的,自己也不喜歡吃魚翅、鮑魚,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歡的,過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后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了,甚至我請人的時候我不喝酒好像我不熱情,然后他請我吃的時候,我不喝酒好像不夠意思。然后最后就變成自己好喝酒了,就喜歡吃茅臺,就喜歡吃年份茅臺。”
2015年1月,楊衛澤因嚴重違紀涉嫌違法接受組織調查。調查組發現,除了其他嚴重違紀問題,十八大之后在中央三令五申強調八項規定精神情況下,楊衛澤仍然經常出入豪華場所接受宴請。
警鐘長鳴:
楊衛澤從接受企業老板安排的飯局,到與幾個老板關系密切之后開始收受小禮物,再到逢年過節收受紅包,再演變成大筆金額的權錢交易,最終因此涉嫌犯罪。這是不少落馬官員共同的墮落軌跡。
密切關注“四風”動向 越往后執紀越嚴
堅持深化、咬住不放。一組數據清晰表明了黨中央堅決糾正“四風”的決心和恒心。2016年1月至8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5105起,同比增長25.4%;處理黨員干部35733人,給予處分26609人,處分比例達到74.5%,比去年同期高出11.5個百分點,證明越往后執紀越嚴絕非一句空話。
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越往后執紀越嚴的態勢下,“四風”問題日趨隱蔽,甚至滋生新的變種。比如,不吃公款吃老板、公車難用借車用的消費轉嫁現象;景區開會游、傍會游現象;送現金變成送電子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的現象,等等。各種鉆空子、打折扣、搞變通的做法,成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糾“四風”過程中密切關注的新動向。
在總結過去三年多作風建設好的經驗的基礎上,執紀監督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堅持的同時,不斷走向深化。針對當前出現的規避組織監督、享樂奢靡轉入地下等新情況,各級紀委對巡視、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四風”問題線索,尤其是組織和參加大吃大喝的,一律查清約談,參加者本人要在組織生活會上講一講,紅紅臉、出出汗,嚴重的堅決處理。加大問責力度,發生問題既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也追究相關領導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執紀越來越嚴,也體現在通報曝光上。打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監督曝光欄目分外醒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中央國家機關部委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處理的情況,都一目了然。據統計,2016年1月至8月,中央紀委先后14次對966起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曝光,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對7303批、19302起問題進行通報曝光。
深化作風建設,離不開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2013年9月,中央紀委開通“‘四風’問題”網絡舉報平臺;2014年4月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糾正‘四風’監督舉報直通車”,2015年6月18日網站客戶端開通“反‘四風’一鍵通”舉報窗口,2016年1月1日網站微信公眾號開通“反‘四風’一鍵通”舉報窗口。一個個窗口的開通,反映的是發動群眾參與監督的決心。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也在不斷創新辦法,加大群眾監督的力度。
三年多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配套制度建設在不斷進行。制定這些制度的意義,就在于必須嚴格遵守,嚴格執行,最終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讓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在每個黨員干部的內心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