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松濱心目中,父親朱虛之是一位對革命忠心耿耿、對工作勤勤懇懇的人。“做革命工作的‘魯班石’,是父親一生的追求。”朱松濱說。
朱虛之,1912年出生,1931年投身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因有技術專長,很快成長為所在紅軍部隊的無線電通訊骨干。
有一次,毛主席在視察無線電臺工作時,對大家說了“魯班石”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條河上在修石橋,橋身修好了,大拱洞也砌得差不多了,但橋梁處還缺一塊堅固又合適的石頭把橋連起來。這時,有位白發老翁獻上一塊七棱八角的奇石。大家抬回去一試,不大不小正合適。原來,這位老翁就是魯班,這塊石頭被人們取名為“魯班石”。通訊部隊就是長征中的“魯班石”。
從此,朱虛之以做好革命工作的“魯班石”來要求自己。
長征中翻越夾金山時,朱虛之是紅9軍團無線電通訊分隊的負責人。電臺器材十分笨重,收、發報機有20多公斤,30多公斤重的蓄電池就有6個,一部發電機有45公斤左右,還有零件箱和汽油瓶等,無線電隊挑選體魄強壯的戰士擔負運輸任務。
進入雪山后,海拔陡然升高,空氣逐漸稀薄,大家都感到喘氣困難。朱虛之就將行李中的被單、毛巾等凡是能御寒的東西都拿出來給大家用上。有體弱的戰士因為缺氧出現頭暈胸悶惡心的癥狀,他便將馬匹讓給他們騎,自己和其他戰士一起,扛著通訊器材往山上走。
不管是風雨交加,還是大雪紛飛,電臺報務人員每天一到宿營地,就架臺工作,確保部隊通信暢通。“遇有重要通報任務和緊急情況,父親便不分晝夜堅持上機,也因此落下了許多傷病。”朱松濱告訴記者,“但是父親從不以此向組織提要求,他對子女們說得最多的是我們是革命家庭,絕對不能有任何高人一等的想法,堅決反對特權思想。”
“我們緬懷父親,要傳承他踏踏實實、無私無畏干好工作的精神,更要弘揚好長征精神。”朱松濱堅定地說。( 顏新文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