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我想為兒子辦個結婚宴,紀委對這一塊兒有啥具體要求?”
下班途中,突然接到老領導的“咨詢”電話,面對本應爛記于心的黨紀條規,竟然一時尷尬緊張。這樣的尷尬不僅僅來自對黨紀條規學習把握的不夠扎實,更有老領導對我的信任。
算起來,到紀委工作已經半年有余,對于操辦婚喪嫁娶的具體要求,區里曾經出臺了《關于嚴格規范領導干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辦法》。說實話,對于這份《辦法》的內容,我曾經蜻蜓點水式地粗略瀏覽過一遍,關于具體內容和要求,確實沒有用心記。不曾想,這次就被自己的疏忽粗心撞了個正著,碰了個尷尬。
“馮老師,這一塊兒,要求比較多,您需要填一個申請表和承諾書,其他的具體要求,給您送表的時候再給您詳細說。”
掛掉電話后,內心一陣懊悔。沒有認真學習《辦法》內容,沒有扎實掌握具體要求,竟用如此“委婉”的理由和“高調”的借口搪塞老領導......
第二天上班后,我直奔辦公室,急不可耐的找到了《關于嚴格規范領導干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辦法》。坐在辦公室逐頁翻閱,逐條記錄。“領導干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禁止有下列行為”“申報程序和備案制度”“承諾書”的填寫等等一些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全部摘抄在本上,爛記于心上,并專門將文件復印留存備用。
“馮老師,這是您需要填寫的申報表和承諾書,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寫。”剛坐下,我就把婚喪喜慶事宜申報表和廉政承諾書遞了過去。
“另外,操辦婚喪喜慶的宴請不能大操大辦,紀委有可能到現場檢查,這個不敢含糊。” 畢恭畢敬遞上表格的同時刻意囑托了一句,也算是給老領導提個醒。
“我退休幾年了,對咱們區里出臺的一些規定不夠了解,這幾年,紀律抓得嚴,抓得緊,給兒子辦個結婚宴的事兒,又拿捏不準,就向你打聽咨詢一下這方面的規定,不能因為這事兒違規違紀。”說話間,老領導用謙虛低調的語氣,說出了他的真實想法。
“你現在在紀委工作,對黨紀條規了解得多,把握得透,拿得準,我這邊有啥事兒,就能向你咨詢一下,這樣心里更有譜。”老領導一邊沏茶,一邊聊起了閑話。
“原來想把原單位的同事都叫上熱鬧熱鬧,如果不給你電話咨詢,還真的違反規定了。”老領導的話中帶著明顯的醒悟和慶幸語氣。
“這是咱們區里近幾年出臺的關于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規定文件,您看看,文件上要求很具體,按照文件要求來,就不會出問題。”接過老領導的話茬,我順手把復印好的文件遞到老領導的手上。
“您看一下,上面規定禁止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禁止收受、索取與行使職權有關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單位、個人的禮金、禮品、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財物;禁止在本單位或與自己行使職權有關的單位報銷或者變相報銷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費用;禁止邀請管理和服務對象。”憑借來之前做的“功課”,我自信滿滿地給老領導講起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
“嗯,不錯,不愧是干紀檢監察工作的,把這么細的規定,記得這么牢固,說得這么順溜,有前途!”聽完我臨陣磨槍學到的規矩,老領導用十分肯定的語氣進行鼓勵。
應承著老領導的話,腦子里又回放出當時接電話時的緊張心情。看著眼前茶杯里裊裊升起的茶煙,內心深處的那種職業與知識不對等的尷尬再次浮現。
走出老領導的家,內心五味雜陳,既有老領導的信任、肯定、鼓勵和期許,也有自卑、自責、自省和自勵。
在樓院的小道上,我用心丈量著道路的長度。那條路,很短,但我走了很長時間,而那段時間的思考和感悟,遠遠超出從事紀檢工作半年的收獲。(西山區紀委 李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