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找王宇賓談話的那一天,他正在埋頭書寫自己的錯誤認識。在他初次交待出受賄100余萬元的違紀問題時,他的神情已經沒有了初時的焦躁,換之以釋然的輕松,他偶爾會停下筆來翻翻黨章,偶爾會起身要點紙巾,擦拭淚水。
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政道路橋梁管理科科長王宇賓,工勤人員,2015年2月任西山區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不顯山不露水,但是權力直指工程建設領域。光環背后,卻是“利用其負責市政道路橋梁管理維護及區屬道路建設工程招投標等職務便利,為工程承包商承攬市政工程,催收市政工程款、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供幫助,收受他人送給的現金人民幣100萬元……”僅僅兩年時間,他的貪欲如洪水猛獸噴涌而出,一發不可收,從破紀到破法,一路沉淪……如今,那一幕幕艱辛與不易都被拋入九霄云外了。從工作之初業績突出,早早走上重要崗位,到最終倒在違紀的“紅線”上。本該是個催人奮進的勵志起點,最后卻劃出了悲劇的軌跡。
我看完案卷,不由得為這個曾經的基層“能人”感到可惜、可嘆……
就這樣一晃有5年過去了,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面對他這樣的“極極少數”。隨著次數增多,來不及拉一把的遺憾也在逐次累積。曾不止一次的設想,如果他們可以重新選擇,如果及時找他們談談話,給他們踩踩剎車,他們的命運是否從此改寫?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漸漸地,我越發清晰地認識到了談話提醒的價值所在,在我看來,執紀監督的意義并不僅僅是查辦多少大要案,更體現于在平時的“咬耳扯袖”中“治病救人”。
常聽同事說,日常談話很難把握,工作中有顧慮,多多少少都有多談功績少談問題的情況,而且特別擔心紅臉出汗的談話,會出現相互難看的局面。而在我看來,談話提醒恰恰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戰爭”。作為一名紀檢干部,在與談話對象交流時,我更注重以心換心的平等交流,并不是每次談話都需要指向處理、處分。更多的是提醒、幫助對方。黨培養一個干部不易,實踐執紀監督的“四種形態”,是真正體現黨對干部的嚴管厚愛。
也許我們的微末付出,難有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能夠安心當好“防火墻”也不失為一種成功。醫家有句名諺“只愿世間人無病 ,不怕架上藥蒙塵”,這句話也可以用來描述我們紀檢人的心愿。執公器者,理當無私,無悔選擇紀委,不忘初心,不言放棄。(西山區紀委 王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