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你去財務室預支點伙食費,今天和我們一起去高良下鄉。”到紀委工作不久的一天早晨,我剛到辦公室,秦副局長就交待我下鄉準備事宜。
聽到有機會和領導去下鄉學習,我既興奮又激動,同時,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里嘀咕著:下鄉不是都有人接待嗎?怎么還要帶上伙食費?我帶著疑問,在財務室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辦理了相關手續。
辦理完手續,秦副局長等一行人已經在院子里等著我了。 “小王,快點上車,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很遠,任務也很重,得趕緊出發”他催促道。
“高良鄉距縣城有80多公里,是師宗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那里居住著狀、苗、彝、瑤等多個少民族,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數的75%以上……”一路上,同行的一位老同志熱心地向我介紹著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在與少數民族同胞打交道時應該注意的細節。
沿著盤山公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奔波,我們一行終于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高良鄉戈勒村委會。
到達村委會后,秦副局長和村委會總支書記老熊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向我們說道:“現在才11點,我們分兩組先去走訪幾戶群眾,1點鐘回村委會吃午飯”。于是,我們一行五人分成兩個組,開始入戶。才走訪完3戶群眾,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午飯時間。
我們回到村委會時,老熊帶著濃重的少數民族口音熱情地招呼著:“快坐下來,準備吃飯了,都餓壞了吧?”老熊一邊招呼著,一邊將飯菜端了上來—— 一盤小炒肉、一盤炒雞蛋、一盤油炸土豆條、一盤炒白菜和一碗蘿卜排骨湯。
“菜上齊了,各位領導喝點白酒吧,來少數民族地方不喝點酒可顯得我這個東道主不夠熱情啊!”老熊開玩笑似的說。
秦副局長正色道:“老熊,以后別開這種玩笑,縣里早有規定,工作日不準飲酒,你作為總支書記,一定要帶好頭。”見秦副局長有些生氣,老熊尷尬地笑了笑。
見我還在遲疑,秦副局長對我說道:“小王,動筷子吧,剛才我可聽見你肚子‘咕咕’叫了,一定餓壞了吧?!”。
看著桌上的“四菜一湯”,與我想象中的“大魚大肉”相比,顯得有些“寒酸”。心想:這里的村干部怎么這么“小家子氣”,就弄這幾個菜招待我們,這不就是我們平時在家里常吃的菜色嗎?
顧不得多想,我盛上一大碗飯,就狼吞虎咽起來,可能是因為太餓,我竟然吃了三大碗飯。
“小王,你和老熊去結一下伙食費。”吃完飯,秦副局長安排我。我疑惑的看著秦副局長,而老熊似乎也沒有推辭的意思。
秦副局長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對我說道:“小王,你剛參加工作,有些規定你還不知道,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后,我們下鄉用餐是有嚴格規定的,作為紀檢干部,我們一定要帶好頭,這樣我們監督別人的時候,腰桿才挺得直。現在村里實行‘零接待’,我們下村辦事,要自帶‘糧票’,不能給村里增加負擔呢。”
聽完秦副局長的一席話,我豁然開朗,跟著老熊去辦結了伙食費。
經歷了這些“怪事”,改變了我以往對公職人員的“偏見”,心里暗暗的告訴自己:作為一名紀檢監察隊伍的新人,一定要加強學習,盡快熟悉黨紀黨規,并認真執行有關規定,爭做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干部。
吃完飯,我們匆匆離開村委會,又開始了下午的工作。(師宗縣紀委 王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