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是兢兢業業工作的,后來逐漸放松了自我要求,一步步走向墮落……”“倒在了金錢面前,欲望占了上風,皆因黨性不強……”
從違紀黨員領導干部的懺悔中不難看出,思想的總開關出了問題,出事是遲早的,而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不會隨著黨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需要時刻學習、終生努力。
云南省扭住黨員領導干部思想總開關,在抓“前”上下功夫,著力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提高他們的黨性修養。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黨員干部83萬余人次聆聽了《廉潔自律準則》《黨內監督條例》《黨紀處分條例》的宣講,157萬余名黨員參加黨章黨規黨紀知識網絡測試……
學思踐悟,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哎!那個減輕處分和從輕處分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區分?”自從開展黨章黨規知識競賽以來,類似的業務討論在昆明市紀委時常可以聽到。對于以前不怎么參與執紀審查的紀檢監察干部來說,通過測試、比賽等活動,一些拗口的專業術語也一下子鮮活了,印象也加深了。
今年6月,云南省開展了黨章黨規知識競賽活動,活動共分網絡測試和知識競賽活動兩個部分,試題中包括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及《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等相關黨內法規。把黨章、黨紀、黨規做成試題,轉換角度來學習,一時間,全省上下掀起了學習熱潮。截至活動結束,全省157萬余名黨員參加了黨章黨規知識網絡測試,全省各級黨組織共進行競賽322場,9.66萬名觀眾到現場觀看了比賽,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加強學習教育的同時,云南省還注重發揮警示教育的作用。今年3月,省警示教育基地改版后,76個典型腐敗案例分布在教育基地的三個展區內。截至10月,教育基地講解3229場次,共有3694個單位、21萬多名黨員干部到場接受警示教育。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也創新警示教育方式,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紀委根據瑞麗市委原常委、常務副市長趙興會的懺悔制作了警示教育片《權錢交易,自筑牢獄》;紅河州金平縣針對當地部分行業、系統違紀違規問題頻發的情況,新建了教育、衛生2個行業警示室;河口縣針對邊遠山鄉交通不便的情況,以涉及農村基層案例為主,制作了40塊流動展板,深入各鄉鎮、農場開展巡回警示教育展;昆明市五華區組織黨員干部走入五華監獄職務犯罪服刑人員監管區,切實增強警示教育的實效……
加強主業宣傳,營造廉潔氛圍
膽大妄為套取移民資金,云龍縣苗尾鄉46名干部被處理。
瑞麗市司法局局長楊秉周醉酒駕車被開除黨籍。
……
在云南省紀委網站上,有關紀律審查的通報實時更新著。“網站就是要聚焦主業,要把我們的工作公布出來,把中央紀委和省委、省紀委的聲音及時地傳達下去。”
云南省紀委網站于2014年9月12日正式開通上線,突出時、度、效,遵循及時、準確、全面、生動的原則,不斷增強網站的影響力,網站上線以來,訪問總量突破1530余萬人次。各州(市)、縣(區)紀檢監察網站同頻共振,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講好廉潔故事,與全省黨員干部建立了“伙伴”關系。
普洱紀檢監察網在網頁上推出了“好書閱讀”欄目,為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推薦閱讀書籍;紅河州紀委監察局網站開辟“圖說紅河”欄目,介紹了紅河的廉潔歷史文化;“通過昆明市黨風廉政網的‘學思講談 踐悟行動’欄目,使我明白了自己要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紀檢監察干部!”昆明市祿勸縣紀委的一名干部如是說。
除了強化網站這個輿論平臺以外,云南省在宣傳載體上做到了“四個應用”,即應用報刊陣地,應用網絡陣地,應用黨校陣地,應用視頻陣地;在宣傳力量上做到了“三個發揮”,即發揮紀檢監察系統宣傳部門的力量,發揮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各部門的力量,發揮專家學者的力量;在宣傳落實上做到了“三個加強”,即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制度建設,加強監督檢查。
目前,全省16個州市都自建了紀檢監察網,部分州(市)和縣(區)還開設了微信公眾號,開通了微博,“互聯網+”的學習模式漸成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重要窗口。
挖掘傳統家規、民族文化,豐富廉潔文化內涵
“吾家鄴架滿詩書,繼起人文慶有余。楊子四知常作訓,代傳清白式門閭。聞道吾兒捧檄來,蒲門風靜夜常開。家書訓勉留清譽,佐治當懷燮理才。”這是騰沖縣李氏家訓,短短幾十字濃縮了篤學、清廉、和諧的真諦,是為學、為官、為人的至理名言。
良好的家風是社會風氣良好向上的基石,云南省也在積極挖掘各地家規家訓素材,著力營造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社會氛圍。目前,麗江木氏土司,大理“清白傳家”的白族家風等家規家訓都在深入挖掘宣傳中。
云南省地處西南邊疆,民族文化豐富。充分挖掘整理各民族思想文化和人文歷史資源中蘊含的豐富廉潔文化內涵,做到廉潔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機結合,是云南廉潔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
“瓏端腔高唱,心高天地寬,人廉家平安……”一曲由坡芽山歌演唱的《清風曲》在壯族山寨廣為傳唱,針對壯族群眾愛唱山歌、男女對歌趕“瓏端節”街的習俗,富寧縣精心組織編寫了《移風易俗人人夸》《公開村務心里亮》等以頌揚廉潔家風、文明鄉風為主題的廉潔文化山歌,將廉潔文化植入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創作了廉潔傣劇《夢幻》《刀安仁》,廉潔舞蹈《茶山情懷》等;紅河州建水縣文廟景區充分發掘儒家文化中的廉潔思想,把儒家文化與現代廉潔文化相融合……(何詠坤 張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