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盯緊督嚴,一抓到底。
省第九次黨代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紀委決策部署,言出紀隨、寸土不讓,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有力促進了全省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好轉,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肯定、擁護和支持。
督責加壓,嚴明紀律規矩
“作風建設應從落實主體責任抓起”,對此,我省態度堅決、要求明確、施措有力。
省委制定《省級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施辦法》,建立干部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以上率下,帶頭改進作風。同時,以落實主體責任、執行作風建設規定等為重點,強化約談工作,今年以來,省委書記約談中管和省管領導干部107人(次),各州市黨政“一把手”開展提醒談話、誡勉談話3062人(次),有力帶動了約談工作常態化。
全省各級紀委突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的作用,以嚴肅問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以嚴明紀律保證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以嚴密措施推動“四風”方面突出問題解決。5年來,63名州市和省政府組成部門黨政“一把手”向九屆省紀委全會述責述廉,完成應述對象全覆蓋任務。近13萬名科級以上干部在各級紀委全會和年度責任制考核會上述責述廉。省紀委對978名省管干部開展任前廉潔談話,對責任制考核不合格、基本合格的57家單位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糾風治弊,強化“知止”氛圍
“2014年,僅在元旦、春節、五一3個節日期間,大理州就派出39個明察暗訪組對作風情況進行督查,發現違反工作紀律問題55個,公車管理方面問題79個,并逐一給予嚴肅處理。”
這是我省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的一個縮影。
5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堅持“下發一個通知,開展一次檢查,發出一批通報”,劃出紅線、嚴明紀律,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狠剎公款吃喝、公車私用、濫發錢物、借婚喪喜慶斂財等歪風。全省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2570起,處理3638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15人。省紀委點名道姓通報頂風違紀典型29批131起。
與此同時,切實維護民生民利,“五級聯動”監督平臺辦結群眾訴求140萬余件,“四位一體”金色熱線解決咨詢投訴6288件。針對重點領域和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深化“六個嚴禁”專項整治,認真組織開展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清退會員卡、狠剎“會所中的歪風”、整治奢華浪費建設、清理辦公用房、清理違規懸掛或套用軍警號牌、規范機關事業單位津補貼、糾正和防止“不作為亂作為”、整治和清理“裸官”和清理整頓領導干部在社會組織、企業兼職問題等專項整治。截至目前,通過“六個嚴禁”專項整治,已查處問題1133個,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08人、組織處理836人。
建章立制,扎緊制度籠子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抓就好轉,松一松就反彈,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省以改革精神推動作風建設制度化,進一步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以前早上8點半前或11點后到機關單位找人辦事樓在人空,現在隨到隨在;以往打牌賭酒現象突出,現在不見了……”《德宏州治理庸懶散慢六條規定及實施細則》出臺后,當地干部作風發生了轉變。據悉,作為當地治理庸懶散慢“最嚴禁令”,細則明確并重申嚴守工作制度,對禁賭、廉潔從政等均做出了嚴格規定。
除了各州市的“自主動作”,根據中央精神并結合以往工作實際,省級層面修訂完善和制定出臺了嚴禁收受紅包、借機斂財、公車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一系列制度規定,有效遏制了“四風”蔓延勢頭,為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扎緊了制度籠子,為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進一步奠定了制度基礎。(楊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