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哥,今天我家房子封頂了,我想請你到家里看看。”立冬時節,我接到了掛鉤戶“老金”的電話。“行!”我一口應承下來。
說到我和老金的緣分,那得從2015年9月說起。當時,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市紀委監察局開始結對幫扶芒市軒崗鄉芒廣村,而老金就是組織為我牽線的“親戚”。
精準扶貧,把使命扛在肩上
記得第一次踏進老金家,一種說不出的苦澀涌上心頭。籬笆編織的圍墻透著瑟瑟的寒風,環顧周遭,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和家電……這個仿佛被時光繪成黑白色的家庭,因老金那雙充滿渴望的眼神,讓我感受到一抹亮色。
因為那個眼神,我堅定了與老金的漫漫幫扶路。經過多次上門走訪、交談,在基本掌握老金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的基礎上,我試圖幫其找準脫貧致富的突破口。送豬進門,把口號落在行動上。
“蔡哥,有了這些‘扶貧豬’,我一定不辜負你對我的期望,我要用心地喂、精心地養,相信我們全家的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發放種豬那天,老金笑的格外燦爛,一大早就來發放場地等候。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不能一味地只會“輸血”,要學著“造血”。扶貧干部轉換思維方式,扶貧對象才能看到希望。2016年,芒市紀委監察局采取實際情況+農戶自愿的方式,為扶貧對象送來能繁母豬50余頭、雞2125只、鴨1070只、鵝220只。
為民解憂,把好事辦到心坎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有家方能成大業。
以前的老金總愛說“房子先不蓋,要先貸款給‘小巖’(傣語兒子的意思)娶媳婦。”而現在,國家提出了優厚的建房補貼政策,一下子激活了老金建房的神經末梢。隨著房子的建起,老金的思想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那天在院壩上,他悄悄和我說“蓋了新房,家的味道更濃了。現在,后顧之憂解決了,我盤算著下一步出去打工賺點錢,手上真正有錢了,兒媳婦才來得快呀。”看著老金早已瞇成了一條線的眼睛,我感受到了他內心的那份喜悅。
帶頭表率,把作風紀律挺在前面
“你們是真真正正來扶貧的!遇到你們,是我們的福氣。”老金是個年過半百的傣家漢子,性格直爽。
“不只是我們紀委監察局的干部,現在,全市、全州乃至全國,都有千千萬萬的干部跟我們一樣,真心想著幫助我們的農民朋友,希望你們早日脫貧過上好生活。”我解釋道。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干部下基層不再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作為紀檢人,吃飯交錢、私車下鄉、務實干事,早已成為脫貧攻堅的常態。因為我們知道,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執紀者只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真正把作風紀律挺在前面,確保全市順利脫貧、干凈脫貧。(德宏州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