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巡察,之所以能夠發現一些農村在惠民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巡察中甩掉了村鎮干部的陪同,直接找村民了解情況。”前幾天,巡察歸來的同志說起巡察體會,無不感慨。
這位同志的話,為我們做好基層巡察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我們知道,巡察的目的是發現問題,形成震懾。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在巡察的各個環節勇于革新,敢于砸碎形式主義的禁錮,識破花樣翻新的秀場陷阱,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到實處。不搞前呼后擁的層層陪同,不走形勢大好的既定路線,不看精心打造的樣板地區和單位,不被被巡察部門牽著鼻子走,而是在做足前期準備工作的前提下,主動走到老百姓中間,和他們同坐在一張凳子上,以平等親切的方式和他們拉家常,問疾苦。把他們當親人,從他們的角度想問題,品冷暖,消除干群隔閡,贏得他們的信任,走進他們的心中。
毋庸諱言,現在一些基層單位和部門,對巡察的套路已經爛熟于心,對如何應對已經車輕路熟。為了能夠順利通關,贏得好評,他們往往在巡察開始之前就已安排好線路,部署好流程,選擇好場地,只等你來把“劇情”再重復一遍。甚至一些心里有鬼的鄉村干部經常對村民進行“培訓”:如果上面來檢查,問起這方面的情況,你要如何對答;如果他們要看材料,你應該拿些什么東西給他們看;如果遇到沒有我們陪同的陌生人來問問題,沒有我們的允許不準隨便亂說等等。經過反復訓練,村民早已經成了被操控的“演員”。加上“父母官們”的軟硬兼施,村民哪敢吐露心聲,反映真實情況?如此,如果巡察者開展巡察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走走過場,不掉進溫軟的秀場陷阱才怪!
誠然,如果巡察不按套路出牌,另辟蹊徑,大膽革新,有時就意味著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意味著要面臨諸多困難,甚至是冒險。比如人地兩生疏,別人不信任,食宿不方便等等。更重要的是還要和“我是領導,我是上面派下來巡察的,需要有人為我服務”這個隱藏在靈魂深處的身份觀念作殘酷的斗爭。但唯有這樣,巡察才能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工作。從這個角度講,在巡察中,能否力避形式主義,越過秀場陷阱,是對我們是否忠誠、是否干凈、是否擔當的考驗,是對我們巡察能力的檢驗!誰說被巡察者只是別人?
年關已近,各種檢查正在鋪開。以巡察為例,我們又一次面臨整體素質的檢驗。是真檢查還是走過場,是為了發現問題還是為了完成任務,是做黨員還是做演員?我們必須做出選擇。(麗江市紀委 楊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