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避風港”,只有不斷強化自身建設,練就銅皮鐵骨,才能為黨和人民執好紀、把好關。麒麟區紀檢監察機關通過鐵的紀律狠抓“四氣”,不斷強化干部隊伍建設。
狠抓教育“增底氣”。針對培訓人員的情況,邀請省外大學教授、省市紀委專家以及有關老師為紀檢監察干部講授法律規范、案件查辦、執紀監督及新聞撰寫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把專家“請進來”的方式,努力提高紀檢監察干部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每年積極選派紀檢干部參加中央、省、市紀委組織的各類培訓,選送干部到中央、省、市紀委跟班學習和參與案件查辦,讓干部拓寬視野,豐富工作經驗。在每周一干部職工會上開設講壇,從紀委書記到一般干部,每周安排一名干部脫稿講課,主題從推薦閱讀的兩本書籍中選取,不僅讓紀檢監察干部豐富了知識,交流了思想,也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創新選用“提生氣”。通過面向全省公開選調的方式選調一批年輕優秀的干部充實到區紀委機關各室工作,優化人員知識和年齡結構,拓寬選人渠道。同時,給踏實肯干的干部經常壓擔子,促其在工作實踐中積累經驗,為干部成長進步搭建平臺,積極向組織推薦工作實績突出的紀檢監察干部,加大干部調整和交流力度,形成鍛煉培養選拔干部的良好導向。
強化管理“轉風氣”。在原有的基礎上,修訂完善了考勤、公車管理、工作紀律等內部管理制度,實行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主要領導,分層管理審批制度,進一步規范紀委內部人、財、物的管理。年初將全年目標任務分解,責任到崗到人,年底統一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底評先評優、考核獎勵、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及“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教育活動為契機,重點整治紀檢監察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風”問題以及不想監督、不敢監督、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等不良現象,促使干部作風轉變。
優化監管“揚正氣”。出臺了《國家公職人員非工作時間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非工作時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非工作時間的言行舉止的監督。嚴格落實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要求副科級以上紀檢監察干部將因私出國(境)證件集中上交區委組織部,其他紀檢監察干部將證件上交至干部室集中管理。通過公開舉報電話、電子郵箱等方式,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受理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投訴和舉報,對有問題的紀檢監察干部堅決查處,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