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縣始終把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管理作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深入扎實開展的有力抓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紀委關于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管理相關規定和要求,堅持嚴管厚愛,不斷深化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促進干部認真履職,有效推動了紀檢監察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健全干部管理機制。實行主要領導抓分管領導,分管領導抓機關室辦和聯系的鄉鎮、部門紀委(紀檢組),鄉鎮、部門紀委(紀檢組)負責人抓所屬紀檢干部的三級管理機制,從上至下一級抓一級,自下而上一級向一級負責。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交心談心,掌握干部思想動態,對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切實把廉政和勤政的要求落實到崗,細化到人,加強風險排查防控,層層簽訂守紀律講規矩承諾書,督促干部做尊崇黨章、遵規守紀、苦干實干、廉潔自律的表率。縣紀委班子成員分口掌握分管干部動態,采取電話提醒、重點抽查等方式,加強干部8小時外的監督提醒,凈化干部“生活圈”“朋友圈”“家庭圈”。
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深入推進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結合工作實際和干部實際,修訂了縣紀檢監察機關工作規則,建立健全了紀委全委會議、紀委常委會議、書記辦公會議、監察局局務會議和干部職工會議議事決策機制,明確了機關各室辦、鄉鎮及部門紀委(紀檢組)工作職責,科學制定了嚴管實用的考勤、財務、公務接待、考核獎懲、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20個內部管理制度。堅持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對內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例外,強化班子成員帶頭執行、以上率下;對外拓寬監督渠道,公開舉報方式,廣泛接受來自方方面面的監督,確保各項制度剛性運行。
暢通干部流動渠道。切實加大紀檢監察干部交流任用匯報力度,暢通進出口渠道,建立紀檢監察干部能進能出機制,不斷優化隊伍結構,保持隊伍活力,著力破解隊伍結構不優、年齡老化、能力不足等難題。對特別優秀的干部積極向縣委推薦,爭取提拔或交流到重要崗位鍛煉;注重把政治強、作風硬、德才兼備、敢于擔當的干部選進紀檢監察隊伍,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2011年6月換屆以來,共選拔、提拔或交流紀檢監察干部36人,其中:縣處級1人,鄉科級24人,科員4人,事業人員6人,工勤人員1人。
調動干部干事熱情。算好加減法,統籌好干部工作量的調配,對工作任務重的干部注重“減壓”,對工作任務輕的干部進行“加壓”,積極調動干部工作激情,保持極限工作狀態。充分發揮機關黨總支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機關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嚴格開展支部活動,多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堅定黨員意識和黨紀觀念,讓每一名干部充分感受到紀檢監察大家庭的溫暖,釋放工作壓力,增強隊伍活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著力加強縣紀檢監察機關精神文明創建,堅持傳承文明,弘揚優秀傳統,讓紀檢監察機關成為占領先進文化的主陣地,連續四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狠抓干部教育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和沉下去的方式,把干部學習培訓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引導督促干部把學習作為政治責任,作為精神追求,作為健康生活方式,在不斷學習中汲取精神滋養,提升工作素養。建立紀委中心學習組學習制度,每月組織開展1次集中學習,補足干部精神之鈣。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全體干部到烈士陵園、老康故居等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育,對照先輩先進事跡,從理想信念、黨性修養等方面進行深學細照,認真反思反省。2013年來,共選派12名干部到中央紀委監察部北戴河培訓中心和杭州培訓中心、浙江大學學習;在國家行政學院辦“云南省紀檢監察干部培訓班”1期40人;組織52名干部參加省、市紀委舉辦的培訓班學習;舉辦全縣紀檢監察干部培訓班4期,培訓干部276人次;由分管副書記帶領機關相關干部深入鄉鎮,通過以案代訓方式開展執紀審查能力培訓9期,培訓鄉鎮紀檢干部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