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原副市長范先漢,為商人謀利益“不遺余力”,或親自聯系、或出面協調、或下達指令、或提出要求。黨員干部究竟該為誰謀利益?這個本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卻在個別黨員干部那里成了“選擇題”。
黨章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這是每一名黨員在舉起右手莊嚴向黨旗許下的錚錚誓言,也是每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終其一生要回答好的問題。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模棱兩可,或解答錯誤,那么就會像范先漢那樣,從一個請客不到、送禮不要的“冷面人”,到收受財物半推半就,再到后來堂而皇之收受賄賂,最終蛻變成一個理想信念的背叛者。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義務所在。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就該為人民謀利益“不遺余力”。在這個方面,當代許多優秀黨員干部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他們當中有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的楊善洲;有每年深入基層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的李保國;還有堅持“賺錢的事讓群眾干,不賺錢的事讓黨委政府干”的廖俊波。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品德操守,彰顯了黨員領導干部的崇高境界,更完美詮釋了共產黨員該為誰謀利益這個終極命題。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身為人民公仆,只有始終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手握人民賦予的權力,就應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人生信條,改作風于群眾“最怨”上,見真情于群眾“最急”上,贏民意于群眾“最盼”上,就當不遺余力地為民服務,有一分力使一分力,有兩分力用兩分力,有十分力盡十分力,真正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有權不可任性,用權不可妄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牢記“為了誰”,正確對待手中權力,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嚴防各種“圍獵”,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永葆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孟慶毅 石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