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打造了一條廉政文化長廊。20余個不銹鋼櫥窗配以紙張精美、畫面漂亮的宣傳畫,吸引了不少群眾駐足觀看。可沒過幾天,櫥窗里的宣傳畫齊刷刷不見了。原來,因為宣傳畫上的語句不通,還有錯字、漏字等“硬傷”,不得不立馬“下架”重新更換。
怎么美觀怎么來、怎么博眼球怎么干——當下,一些地方搞宣傳工作存在這樣的問題:只追求表面的光鮮,卻忽視內容是否貼切、用詞是否準確,甚至編造工作內容、虛夸工作成績,還美其名曰宣傳效果好就是有“面子”。
重視宣傳工作,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本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宣傳而宣傳,抑或是為了表功、吹噓政績而宣傳,那么“重面子輕里子”的宣傳就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里子”是“面子”的內涵和底蘊,“面子”要以“里子”為支撐。只有做實、做足“里子”,“面子”才能真好看,否則就會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繡腿”,好看不管用的泡沫一戳就破,也不會得到群眾的認可。
要想有“面子”,首先要抓好工作的“里子”,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地開展工作,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有了這樣的“里子”,宣傳工作才會是有“面子”的錦上添花。(孟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