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隨組織部門同志到某村了解黨建規范化建設情況,走進該村黨員活動室,只見墻上電視正在播放全省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推送的某專業知識培訓課程,但四下卻不見“聽眾”。一位負責人解釋說,大家都很忙,每逢上級安排有任務要集中收看教育節目時,也只是電視一開、頻道一調,最后報報觀看人數。
現實中,諸如此類“假學習”的現象并不鮮見。坐在培訓教室里卻不聽講座,手里翻著其他文件;電腦上放著“在線”培訓的視頻資料,聲音卻調成靜音,只為完成學習任務……
“假學習”不僅背離培訓的初衷,還造成資源的浪費,其負面影響不可小覷。有的黨員干部習慣“假學習”,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思想上不重視,有人覺得學不學無所謂,能推則推,能躲就躲;學習內容不豐富,靈活性不夠,趣味性不強,缺乏吸引力;監管上不到位,相關負責同志只對是否有人“上線”感興趣,而對有沒有人真正在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凡此種種走過場式的培訓學習,又怎么可能有所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只有不斷地學習、充電,才能克服本領恐慌,更好地服務人民。黨員干部要端正學習態度,珍惜各種學習機會,靜下心,認真學,不擺造型,不做樣子。各級黨組織要嚴格黨內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方式,既要看“學沒學”,也要看“學了什么”;既要盯“怎么學的”,也要盯“學得怎么樣”,不斷提高學習實效。(孟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