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想著危房改造補助款反正是國家白給的,因此在統計我們村的危房戶時我動起了歪腦筋,將自己也列為危房改造補助對象,套取國家補助。自己身為村組干部,一心只顧撈好處,真是不應該?!苯眨艿近h內嚴重警告處分的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德勝村委會上寨村村民組長黃某某,如數交出了他虛報冒領的1.02萬元危房改造補助款。
富源縣探索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全縣各單位(部門)民生政策執行情況、民生資金發放信息全部錄入“陽光監督”平臺,實現網上公開、便捷查詢、立體監督。縣紀委專項治理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民生資金被截留侵占、貪污挪用等問題,切實把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任務。
“陽光監督”平臺實現了民生資金公開“無空白、全覆蓋”。自9月初運行以來,已公開民生資金發放信息107.43萬條,金額達13.77億元。群眾可通過多種方式查詢,對涉及切身利益的各類資金發沒發、金額是多少等問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建立民生資金“大數據”的基礎上,該平臺對分散在公安、民政、房管等不同單位之間的信息可自動進行篩選、識別、比對,最終生成異常數據報告,讓“死亡人員領低保”“非貧困戶領扶貧款”等問題無所遁形,實現了提醒預警智能化,為紀檢監察機關精準執紀監督提供科學依據。村組干部黃某某虛報冒領危房改造補助款一案,就是該平臺自動識別比對出來的“非貧困戶領扶貧款”的典型案例。
自9月份以來,該縣已核實違規領取民生資金問題112個,涉及資金57.56萬元,立案審查2件,黨紀處分3人,追回資金17.56萬元,通報曝光1起典型案例,其余問題線索正按程序分類處置。
“持續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力度,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確要求。我們探索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陽光監督’平臺,目的是扎緊監管的‘籠子’,以正風肅紀的實際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該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汪麗說。(陳聰明 徐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