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是人們感情交流的一種常用方式,而酒宴則是這種形式的大規模體現。近年來,很多農村地區“酒宴風”肆意盛行,不僅占用了人們的大量時間,還使人情來往變了味道,更讓一些本就經濟困難的貧困群眾雪上加霜、因“酒”更窮,影響當地脫貧攻堅進度。
一、主要表現
(一)酒宴名目繁多,群眾經濟如堪重負。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好轉、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農村各種名目的吃喝宴請、大操大辦也多了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狠剎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歪風邪氣,取得了較好成效,大家有目共睹,拍手稱快叫好,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農村幾乎是沒有什么影響,現在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生日宴、百日宴、升學宴、滿月酒在農村可謂是風生水起、熱火朝天,甚至新建房屋時、搬家時、生病出院時都要請客吃飯,特別是婚喪嫁娶,操辦時間長、鋪張浪費大,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在操辦時宴請的人數多、范圍廣,飯菜的品種、檔次就會辦得比較高,而經濟條件差一點的人家,為了自己在鄰里鄉親之間的面子問題或者是怕被無端指責為“小氣”等原因也只有硬著頭皮頂上去,哪怕是去找親朋好友借錢甚至貸款也在所不惜,也要把酒席辦了過得去,因為在他們的眼里還是“面子”問題最重要,丟不起這個臉。在農村因辦宴致貧的典型例子就有很多,在會澤縣一邊遠鄉鎮的村子里,有一戶人家因為前后2年的時間有3位親人先后去世,因為辦酒席就欠下了數萬元債務而致貧。據調查,在曲靖市各區、縣的一些邊遠鄉鎮,類似因辦宴席而致貧的情況發生很多,相互宴請在農村仍然是越演越烈。
(二)鄰里“盛情難卻”,影響正常生產生活。在農村,各種人情世俗的名目種類繁多,一些村子里,特別是在操辦婚喪嫁娶之類的事情,所有人家都必須派出人員去參加幫助料理準備,張羅辦酒席所有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酒肉蔬菜和打掃衛生等,如果是別人家有事你不去幫忙,會被指責說你看哪家的人沒有來,會被人笑話,相互之間都是看著的、比著的。不然,等你家辦事時也沒有人來幫忙,就是出錢也沒人來幫忙,特別是老人去世這樣的事情,誰家都不敢怠慢,怕到時候請不到人,老人抬不出去。所以村子里一有這樣的事情,無論你在多遠都必須趕回去參加,這對于在外工作的或者外出打工的人員,向單位請假或者放下手中的生意回老家參加各種宴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生產生活,大家苦不堪言,但誰也不敢帶頭打破這樣的“規矩”。聽身邊的一位同事說,他的哥哥從農村出來到外面做生意,每年因為回老家去參加各種宴請不下15次,不管生意再忙都必須放下回去參加,來回一趟要3天左右時間,影響了生意,加之近年來經濟下滑,本來就不好做的生意顯得更難了。
(三)飲食安全隱患,威脅群眾身體健康。目前,大多數非城市周邊的農村還沒有紅白理事會和固定的辦事場所,他們大多是在自家的房子里或者是借用鄰里之間的房屋進行辦理,地點有限、環境衛生條件差和沒有專業的餐飲衛生知識等原因常常容易導致引發集體食物中毒,一旦發生則是人數多規模大,而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也有限,極大威脅著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
(四)場面規模較大,治安問題易發多發。在農村辦理酒席過程中,因人員多、持續時間長,況且大家都以為是鄉里鄉親,沒有警覺的防范意識,一些小偷小摸乘機渾水摸魚,混入客人隊伍中進行偷竊的行為常常發生。還有就是農村酒席大家坐在一起經常放開了喝酒、互相勸酒,因喝酒導致發生矛盾打架斗毆的事件也是時有發生,容易導致引發農村治安問題發生。
(五)互相盲目攀比,敗壞社會風氣。在農村辦理宴席,事后經常會聽到大家相互議論哪家辦的好,哪家請的人數多,辦得好、桌數多的人家在鄰里之間就有面子,無形中大家都暗地下進行攀比,一旦輪到自己家辦事,面子事情的那是很重要的了,也就毫不示弱,就是借錢貸款都要把事情辦了過得去,加之在農村辦事又沒有具體的規定和約束,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對于他們來說是“山高皇帝遠”,管不到位也管不著,這也是導致大操大辦在農村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大家雖然也感到苦不堪言,但在那樣的環境背景下,誰又能敢背著罵名去貿然行事。
二、對策建議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召開村民會議、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平臺等方式加大對農村婚喪嫁娶和其它喜慶事宜進行大操大辦的危害性進行廣泛宣傳,在外工作的黨員干部要充分利用節假日返鄉回家的機會向身邊的親朋好友進行宣傳動員,特別是村(居)民、小組的黨員和主要負責人更要積極行動起來,做好群眾身邊的典型示范帶頭作用,大家齊心協力積極正面引導相互走動、相互幫助的良好傳統美德,積極倡導文明勤儉節約辦事,做到不互相攀比,逐漸形成良好的文明辦事社會風氣。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鄉鎮黨委要把管黨治黨、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真正扛起來、抓起來并落實下去,狠剎大操大辦的歪風邪氣,堅決防止因辦宴席致貧的情況再次發生,從最基層的黨支部抓取,村組黨員要帶頭發揮表率作用,我是黨員我站出來,認真執行好云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大力推進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帶頭勤儉辦事,帶頭積極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循序漸進為努力構建文明、富裕、和諧的新農村而做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對基層黨員干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沒有帶頭執行好黨和政府關于文明勤儉辦事的方針政策或影響群眾脫貧致富事件發生的相關責任人員,要加大問責處罰力度并公開曝光處理,對基層黨員干部形成震懾力,真正把管黨治黨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生根、縱深發展落到實處。
三是充分發揮民間群團力量。充分挖掘資源和力量,積極爭取得到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建立村民統一固定的辦事場所,組建村民紅白理事會,結合農村實際,積極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尊重群眾的生活習慣,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來文明、勤儉辦事,同時推薦有傳統道德品質好、辦事能力強、有責任心、思想積極上進的人員擔任理事會負責人,負責指導開展好農村紅白事情的辦理。
四是出臺懲戒規定。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積極聽取并采納意見建議,制定出具體切實管用有效的村規民約,做到獎罰分明,讓村民們形成崇尚節約、文明辦事為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為恥的集體共識,逐漸形成良好社會新風尚。(曲靖市麒麟區寥廓街道紀工委 唐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