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從思想到行動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公仆,就必須加強廉政教育,播撒廉潔的“種子”,接種預防腐敗的“疫苗”,讓廉潔成為黨員干部的一種生活方式,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環境。下面,筆者就加強廉政教育談幾點思考。
一、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社會日益進步的同時,也出現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動搖,價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誠信缺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等現象,因此,弘揚核心價值觀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義。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興國之魂。核心價值觀不僅僅是一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而且還是一種興邦治國的政治理念,一種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靈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首要的“德育”,也是綜合性的“德育”,其成效建設猶如“抽絲”,需要“日積月累”的苦功夫。但是,要想破壞、摧毀其成效卻“易如反掌”,摧毀其成效的有害做法很多,其中,腐敗現象及行為的摧毀力最強、效果最快。任何不廉潔的思想意識都是對核心價值觀的“致命癌癥”,一個人一旦產生、保留不廉潔的思想意識,其核心價值觀就會“失真”,或者說其核心價值觀就是“腐敗”。因此,應該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廉潔教育,從外部輸入廉潔的理念、知識與要求標準,使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使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體現價值導向,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使每位黨員干部都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二、加強廉政教育,使黨員干部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引領者
黨員干部作為黨的事業的中堅力量,長期以來形成了優良的傳統與崇高的價值追求,其價值觀內涵十分豐富,而“為民、務實、清廉”正是其核心要素。怎樣提高廉政教育的感染力、滲透力,讓受教育的黨員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與維護,是加強廉政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規范教育內容,把握重點方向。
開展廉政教育的重點,就是要在廣大黨員干部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道德修養、拒腐能力,使他們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引領者。
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黨員干部做到“為民”。“為民”是領導干部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取向,堅持“為民”的價值取向,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一個人的理想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因此,要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與群眾打成一片,心里裝著群眾,時刻想著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價值追求,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根本目的,把為人民做貢獻作為人生宗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是加強行政道德教育,使黨員干部做到“務實”。“務實”是領導干部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準則。要在廣大黨員干部中深入進行行政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實,簡單做人,務實做事,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不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這樣,黨和人民的事業才能更加興旺發達。
三是堅持黨紀國法教育,使黨員干部做到“清廉”。“清廉”是領導干部核心價值觀的外在體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繪就了“法治中國”的路線圖。領導干部帶頭守法、保持清廉,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因此,要教育領導干部切實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知法、懂法從而帶頭守法,樹立對法律的敬畏意識,明白什么可以為、什么不可為,時刻保持清醒的“法治頭腦”,認真執行中央提出的各項規定與紀律,從自我做起,從現實做起,從小事做起,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帶頭弘揚新風正氣,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切實樹立勤奮好學、真情為民、真抓實干、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二)創新載體形式,增強教育效果。
廉政教育要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離不開靈活的教育方式,更離不開新穎的教育載體。
一是要活躍教育形式。在加強廉政教育中,要改變過去讀報紙、念文件、看錄相的單向式教育方法,注重在互動式教育方式上取得突破。要用足用活文藝形式“演廉”、高雅作品“展廉”、通俗歌曲“唱廉”、豐富活動“興廉”等形式;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交流會等進行討論學習;組織知識測驗、網上測評、撰寫心得等進行知識運用,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樂,實現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二是要創新教育載體。要采取多種手段,運用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增強廉政教育的親和力。教育載體除了傳統的廉政提醒談話、廉政提醒短信、紀檢信息刊物、廉政格言標語等以外,還可通過廉政公益廣告、正反典型警示教育、廉政文學文藝作品征集、廉政QQ群、黨員遠程教育平臺等載體及微博、微信等新興網絡媒體向黨員干部敲響廉政警鐘,使其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
三是要突出教育對象“針對性”。要突出抓好重點對象。領導干部手中握有很大的權力,權力是否正確行使,直接關系著干部的成長、事業的成敗和黨委政府的形象,特別是“一把手”處于權力中心,極容易被特殊化、商品化,成為某些人謀取私利的“攻擊”對象。可每隔一段時間,對他們進行一次重點教育,對容易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提醒,防患于未然,努力促使他們“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要突出抓好重點時段,多種形式嚴防“節日病”。比如,長假前要開展嚴禁公車私用、公款旅游、婚喪喜慶大操大辦等紀律教育,長假中進行督查,長假后進行督辦,使各級領導干部廉潔過節。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特別是加強對管人、管錢、管物等要害部門,執紀執法部門,以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部門的廉政教育和管理,讓廉政教育更具針對性。
四是要突出教育內容“實效性”。在廉政教育中,要尊重人、理解人,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只有做到“順耳”“可口”,才能實現“入腦”“入心”。要營造“人人崇廉”的文化氛圍,打造“知行合一”的實踐環境,真正通過廉政教育來修身正己,讓每名黨員干部信廉、崇廉、尊廉。
(三)完善教育機制,增強教育合力。
要在各級黨組織內形成一系列的廉政教育制度,以保證廉政教育機制能夠有效運作,發揮作用。在教育機制上要突出“聯合性”,注重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工作機制,著力構建“大教育”工作格局。
一是要注重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體制上要“聯”。各級黨委負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要牽頭做好廉政宣傳教育,組織協調各部門密切配合,引導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明確部門職責,充分發揮職能,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是注重建立多方聯動的協作機制,外部上要“聯”。要結合實際,挖掘眾多的潛在載體,搭建高效的教育平臺。如會同宣傳、文體、廣電、文聯等部門適時組織廉政教育為主題的書法繪畫、詩詞、小說征集及文藝展演等活動,實現橫向與縱向、時間與空間、視覺與聽覺、歷史與現實的相互交融與滲透,形成廉政教育工作全方位、多角度、齊參與的立體態勢。
三是注重建立規范有序的運行機制,內部上要“聯”。橫向上,建立健全廉政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和紀委委員分片聯系反腐倡廉工作制度,互通情況有無,相互借鑒學習,保持廉政教育工作總體進展平衡;縱向上,建立廉政教育責任制,完善目標管理及考評體系,對基層教育工作實行量化管理,年初分解任務,年中督促檢查,年末考核評估。
總之,只有加強廉政教育,使黨員干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使他們率先垂范,自覺成為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的奮斗者、價值取向的引領者、價值準則的踐行者,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全社會,自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祥云縣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錢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