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縣于2016年底啟動了首輪巡察工作,在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形成震懾、提升巡察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工作實際中發現巡察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巡察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強、了解掌握問題線索方式相對單一、巡察組人員發現問題難度大、干部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等。通過深入思考,對存在問題原因進行分析,并粗淺談談下步的對策建議。
一、主要做法
(一)組建機構,加強領導。及時成立由縣紀委書記為組長、縣委組織部長為副組長的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縣委巡察辦公室,制定印發《滄源佤族自治縣巡察工作實施辦法》,組建5個巡察組,抽調30名政治素質好、熟悉黨務工作、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的干部組成縣委巡察工作人才庫。
(二)統籌謀劃,保障有力。縣委在辦公環境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安排巡察辦50平方米的辦公地點。縣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安排組建巡察辦工作經費10萬元,購置必要的辦公設備;在車輛緊缺的情況下,首先保證巡察工作用車。
(三)精心準備,迅速啟動。制定首輪巡察工作方案,及時召開全縣巡察工作動員暨培訓會議,明確2個巡察對象,啟動2個巡察組第一時間進駐被巡察單位,積極主動與公、檢、法、司、審計、信訪等部門了解被巡察單位是否存在問題線索,為巡察組進駐巡察提供第一手資料。
(四)嚴格程序,扎實推進。巡察組嚴格按照《巡察工作流程》,采取“詢、評、聽、談、查、訪”六項措施健康有序地開展巡察工作。
(五)加強匯報,及時反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形成綜合報告及時向縣委匯報,并按有關要求對被巡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反饋了巡察發現的問題共17條,提出整改意見15條。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程序,及時將問題和問題線索移交相關部門。
(六)制定措施,認真整改。被巡察單位對巡察反饋的整改問題和整改建議,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嚴格按照時限要求抓實整改工作,按時向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整改情況。整改情況在被巡查黨組織內進行通報,在相關媒體上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七)堅持學習,提高能力。巡察組堅持每天1小時的集中學習制度,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王岐山同志講話精神,學習《巡視工作條例》《巡察工作手冊》以及黨規黨紀,不斷提升巡察人員的能力素質,打造能力過硬的巡察干部隊伍。
(八)嚴明紀律,落實承諾。巡察組加強對巡察干部的教育監督管理,嚴防“燈下黑”, 分別向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遞交了《巡察保密安全保證書》,切實把巡察保密安全責任壓緊壓實,切實用制度規范巡察工作有序開展。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巡察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強。由于是首次接觸巡察工作,接受業務培訓的機會少,時間短,大多數巡察人員的業務能力存在短板,突出表現在對問題的分類、定性等方面把握不夠精準,個別同志年齡偏大精力受限,有的同志求穩怕亂擔當意識不強,一定程度上影響巡察成效。
(二)了解掌握問題線索方式相對單一。巡察組雖然參照巡視工作13種方式開展巡察工作,但在開展巡察過程中,主要依靠談話、調閱資料等渠道來發現問題線索,發現問題線索渠道相對單一。
(三)巡察組人員發現問題難度大。通過常規的巡察方式,只能發現一些共性和面上的問題。在開展個別談話中,絕大多數干部和群眾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避重就輕泛泛而談,不愿得罪人的思想嚴重,有的干部、群眾雖然了解真實情況,但由于原則性不強,不愿、不敢講真話,給巡察組人員了解真實情況帶來困難。
(四)干部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在進駐巡察前,雖然通過在各類媒體、巡察組駐地、被巡察單位張貼巡察公告,開展廣泛宣傳報道。但社會各界和普通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公布的舉報電話基本上沒有接到群眾的來電,也很少有群眾主動到巡察組接訪點反映問題,就連巡察聯系信箱也形同虛設,巡察組人員每天開箱2次,就是收不到群眾的信訪舉報信件,電子郵箱也是如此。
三、幾點思考和對策建議
(一)要擴大宣傳,統一思想提認識。切實加強巡察宣傳動員,提高黨員干部黨性意識,使全體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巡察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發揮監督作用和帶頭示范作用,積極向巡察組反映實際問題。在扎實做好巡察前準備工作、規范工作程序、嚴格保密紀律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努力擴大巡察知識宣傳和巡察工作的知曉率。
(二)要健全制度,強化管理保成效。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要制定《縣委巡察組組成人員管理辦法》,并以縣委文件下發。明確被抽調參與巡察工作人員在巡察期間的考勤分別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巡察組負責。年度考核時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所在單位出具巡察期間工作鑒定,作為確定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據。以保障巡察工作順利推進。
(三)要加強學習,抓實培訓強素質。要建立教育培訓機制,結合巡察工作重點,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巡察組人員接受教育培訓,提升巡察隊伍的政策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發現問題線索的能力。同時,選派巡察骨干人員到上級巡察機構頂崗學習,以達到拓寬視野、增強素質、切實提高基層巡察工作人員綜合能力的目的。
(四)要構建機制,溝通協作增實效。要建立巡察成果運用共享工作機制。巡察前要通過收集紀檢監察信訪部門、組織部干部監督部門的信訪舉報,與對口聯系的紀檢監察室當面交流溝通、調閱審計部門相關資料等方式,找出需要重點檢查的對象。巡察過程中要通過問卷調查、走訪調研、約談知情人等,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對需要重點核查的人和事,要迅速組織力量開展印證核查,通過調閱資料,核實人與事的關聯性;通過廣泛交談了解,分析民意反映的準確性;通過專項審計,判斷資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核實反映問題的真實性。在巡察期間和巡察結束之后,要與紀檢、組織、審計、信訪等有關部門就有關問題加強溝通和聯系,建立健全巡察成果運用的責任體系和巡察成果共享機制。
(五)要動情說理,循循善誘知實情。個別談話是巡察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但是要從談話匯總了解到實情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就要求巡察工作人員在談話過程中,講究談話藝術,營造寬松的談話氛圍,以便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線索。巡察組要取得良好的談話效果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平等待人,增強被談話人對巡察組的信任感。在談話時巡察組人員切忌居高臨下、以勢壓人,這樣會使對方產生抵觸情緒。二是有的放失,針對不同的談話對象設計不同的談話方式。巡察組人員談話時要做到:看對象、摸情況、善引導、抓重點、摳細節。三是曉之以理,注意把大道理、小道理有機組合起來談。巡察組人員談話時不要對涉及到的問題隨意定性、亂扣帽子,致使被談話人不愿意深入地提供真實情況。同時,談話時要防止發生爭執,即使是個別態度不好的談話對象,也要沉著應對,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與他們的交流中尋找所需要的問題線索。另外,要加強結果跟蹤,完善巡察責任倒逼制度,增強巡察組人員發現問題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六)要暢通渠道,依靠群眾抓巡察。巡察組人員一定要緊緊依靠被巡察單位干部職工以及當地群眾,深入到群眾當中,真正做到開門納諫,著力暢通干部、群眾反映問題渠道,認真對待來信來訪,廣泛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注重保護反映問題的干部、群眾,消除他們的顧慮,充分調動干部、群眾參與巡察工作的積極性。要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巡察工作的“第一標準”,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讓群眾滿意。(楊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