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施行以來,石林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格用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規范和指導工作,調整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明確工作標準,不斷提高監督執紀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不折不扣落實規則,自覺念好“緊箍咒”。把學好用好規則作為開展監督執紀工作的“牛鼻子”,采取個人自學、專題學習、分組討論、撰寫體會文章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習交流活動。結合開展隊伍建設年活動,開設“機關業務講堂”,組織開展學《規則》、用《規則》的“大練兵”活動。編制《監督執紀工作流程圖》,細化操作流程,深化紀檢監察干部對《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理解認識。依托“中國·石林網”網站、“石林黨風”微信公眾號等宣傳載體,對《工作規則》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宣傳報道,形成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嚴格規范工作程序,有效管控“風險點”。對內設機構進行調整,分設了案件監督管理室、黨風政風監督室、紀檢監察室、案件審理室等部門,形成了執紀監督、執紀審查、案件審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石林縣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踐“四種形態”的實施意見》和《石林縣紀律檢查機關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實施辦法》等制度,推動談話函詢實施運用更加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通過推行“交叉辦案”“片區協作”,破解“都是熟人,辦案拉不下面子”的受人情困擾“不想辦案”難題。制定出臺《石林縣紀檢監察機關應對違紀違法黨員干部談話或調查期間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石林縣紀檢監察機關醫療救助應急處置預案》等,堅守執紀審查安全底線。
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堅決防止“燈下黑”。創新“互聯網+內部監督”,探索建設廉政檔案管理系統、涉案款物信息管理系統,借力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內部監督。出臺實施《石林彝族自治縣紀檢監察系統干部作風建設“十要十不準”規定》《石林縣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實施細則》和《石林縣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管理制度》等制度,防止“燈下黑”。沿伸監督觸角,強化外部監督,建立紀檢監察干部約談、家訪制度等,組建由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共50人的作風建設社會監督員隊伍,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趙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