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自身硬不能停留在嘴上,要在對《規則》的常學常悟和貫徹執行中,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擔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自己擺進去,把制度約束轉化為紀律自覺,履行好監督執紀政治責任。”文山州紀檢監察系統各類大小會議必提《規則》。
今年1月,《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出臺以來,文山州紀檢監察干部秉承《永遠在路上》《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意境,把中央關于規范監督執紀工作的聲音從電視報刊網絡上落實在具體行動中。
學規則——在思想深處筑牢自我監督的堤壩
帶著問題學習,帶著責任思考。“監督執紀工作有哪些規范?打鐵的人怎樣成為鐵打的人?這些問題在全文8000多字的《規則》中都給出了答案。”“《規則》是對‘誰來監督紀委’問題的經驗總結,也是對質疑的一個回應。”“寧可在不夠成熟的條件下也要‘試行’,足見其為實際工作所‘迫切需要’”。2月中旬,該州紀委召開會議學習研討《規則》,場面熱烈。監督執紀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復議復查工作應當在多少天內辦結?3月3日,兩月一次的機關業務知識閉卷考試如期舉行,考題正是《規則》。機關干部考后感言:答案寫在卷上,《規則》刻在心中。
州紀委開展《工作規則》考試
據悉,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理論中心組學習、全體黨員大會、支部會議、黨小組會議、室(部)務會以及閉卷考試等多種形式吹響了學習貫徹執行《規則》的集結號。同時在州縣(市)紀檢系統QQ群、微信群以及網站中不斷更新轉載相關學習貫徹《規則》的系列文章,紀檢干部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學習研討,談體會、交作業、寫認識,從網上到網下,從臺上到臺下,“規則”兩個字常常掛在嘴邊,也在思想深處筑牢加強自我監督的堤壩。
州紀委監察局機關黨委第四支部組織學習討論工作規則
用規則——把制度蘊含的能量充分釋放出來
一組紀檢人聲音從不同角度刻畫出該州貫徹執行《規則》的點點滴滴。縣紀委干部:我們初核這一環節工作流程還不規范,紀檢員仍存在投機取巧、能簡則簡,材料不完善,手續不齊全等問題。案管室負責人:確保安全是紀律審查工作的底線,只要真正嚴肅地執行紀律,安全就自在其中了。干監室負責:我們不僅需要敢于亮劍、善于亮劍,還要時刻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必先正己的要求,從《規則》中學習和掌握到更多的執紀本領。州紀委領導:監督不能大而化之,必須落實落細,突出“人”這個關鍵因素,從每個環節、每個細節抓起,一項項地看齊對標,立規矩、劃紅線,盯住人、看住事,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
只有執紀做到嚴格規范,才能保證監督嚴肅有效。如何規范線索處理?如何進行談話函詢?如何進行初步核實和立案審查?如何杜絕私存線索、跑風漏氣、違反安全保密規定,接受請托、干預審查、以案謀私、辦人情等等,新的命題促動全州紀檢干部在工作規則框架內進行實踐和探索。該州把《規則》蘊含的能量充分釋放出來,把感情上的信任轉變為制度上的監督,進一步完善問題線索管理和處置機制,建立健全被審查人教育制度,規范談話函詢程序辦理辦法,嚴格執行回避制度,強化執紀審查安全意識,規范執紀審查工作的開展,更好地在監督執紀問責中實踐運用好“四種形態”。
守規則——把自己擺進去主動加強監督。
加強制度建設,確保有章可循。結合實際,出臺《文山州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暫行辦法》,對州紀委機關、派出(駐)機構、州直部門紀檢監察干部及縣(市)紀委班子成員嚴格遵守和執行黨章、黨紀黨規以及作風建設等7種情形進行監督。在監督方式上,除每年開展廉政風險防控排查、專項檢查、約談警示、年終民主測評外,對州紀委機關、州級有關部門紀檢組織、縣級紀委定期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一律嚴肅處理,并將其將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強化日常監督,嚴明工作紀律。對州紀委監察局機關各室(部)、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每月進行一次監督檢查。對州直部門12個紀委、2個紀檢組,10個事業單位紀委工作人員及部分縣級紀委在崗情況、學習工作狀態、作風紀律情況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對八縣(市)紀委班子成員進行工作紀律檢查,對各縣(市)紀委落實《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辦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共處置涉及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26件,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人、問責處理10人,調整不適宜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部4人。
抓好源頭治理,打好廉政“預防針”。組織州級全體紀檢監察干部、縣(市)紀委監察局預防腐敗局班子成員,認真查找個人廉政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并將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排查通過“自己找、領導提、組織審”的方式進行,重點從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制度機制、外部環境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排查存在或者潛伏的廉政風險點,211人共排查出696個風險點。根據排查出來的風險,制定防范措施785條。共對州紀委機關各室(辦)、6個州直部門紀委(紀檢組)、9個州直事業單位紀委、4個縣(市)紀委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抽查,對落實防控措施不力的進行談話,促其整改,確保廉政風險防控排查工作落實到位。(王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