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阿佤山,我就迫切的想要將十九大精神傳到群眾中,將黨的聲音送到田間地頭。”從北京回到阿佤山后,黨的十九大代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工作隊員楊娜,每天都在忙碌著將十九大報告翻譯成佤族語言,為的是要讓邊疆的佤族群眾準確領會黨的新思想、新目標。

用本民族語言向家鄉群眾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經過精心備課,楊娜來到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馬散村永俄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是她從小生活的佤族村寨,鄉親們聽說她要來,早早在村口等候,剛一進村便敲鑼打鼓,唱著《阿佤人民唱新歌》,熱烈歡迎楊娜的到來。
阿佤山寨,青山環抱,一片和諧的景象。在陽光下,身穿佤族服飾鄉親們將楊娜團團圍住,大家圍坐在草坪上,聚精會神的聽著她用漢語和佤語“雙語”宣講。楊娜聲情并茂地介紹了自己參加十九大的切身體會和感受,并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策部署,講解了許多新的思想和觀點,群眾們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楊娜都一一耐心解釋。

楊娜(左一)走入田間地頭宣講
楊娜還向鄉親們展示了參加十九大的照片,下午又和鄉親們走進茶園,宣講報告、共話發展。在茶園里,楊娜一邊和鄉親們采茶,一邊教大家唱她剛剛編創的佤語歌曲:“十九大精神傳到阿佤山,阿佤人民心向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人民心歡喜。”大家跟著節拍一起學著唱了起來,其樂融融。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阿佤山發展的福音,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跟黨走。”楊娜結合十九大報告語氣堅定的對鄉親們說,未來,村里不但可以加大對茶葉、花椒等種植業,和豬、牛、羊等養殖業的技術培訓,而且還能發展以民族文化為特色的鄉村生態旅游,她還計劃對村民進行民族歌舞的培訓,吸引游客前來旅游,讓鄉親們通過多種方式、載歌載舞奔向小康。(沈浩 于飛 高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