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堅持突出黨的領導,把握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執行情況作為巡察的重點,把精準發現問題作為巡察的主要任務,把改革創新作為提高巡察效果的重要途徑,把增強群眾獲得感作為巡察落腳點,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穩步推進、深入實施,推動反腐肅貪向基層延伸,通過抓牢壓實“五個環節”,切實發揮好巡察利劍利器作用,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入。
準備階段“遠望”,把握主要方向。按照區委關于“一屆任期內實現巡察全覆蓋和一年至少開展3個輪次”的總體部署,以信訪舉報多、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線索較多的單位作為當前巡察重點,同時將街道列為每輪必巡的單位。在開展巡察前,注重區別被巡察單位的性質和行業特征,“量身定制”巡察方案,實現精準巡察,最大限度釋放巡察成效。如,針對被巡察街道既有城市社區又有涉農社區,街道除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外,在巡察方案中將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對社區“兩委”的監管、集體“三資”管理、惠農政策落實等列為巡察重點,專門抽調既熟悉涉農工作又熟悉財務工作、社區黨建工作的人員到巡察組,并根據被巡察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明確具體方法、措施和工作要求。
進駐巡察前期“近看”,梳理問題清單。被巡察單位的相關信息,既要從紀檢、組織、審計、信訪、政法等部門了解,也要從社區、公共戶單位、網絡輿情、民間議論中去獲取;五華區采取公布巡察聯系方式,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掃碼舉報”,設置若干征求意見箱等方式拓寬線索收集渠道。另外,被巡察單位紀(工)委、(紀檢組)需向巡察組通報所了解、發現和掌握的被巡察黨組織有關情況和問題,通過多渠道廣聚深挖問題線索。巡察組對收集到的問題線索進行初步梳理,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查但不定題的原則,對被巡察單位有的放矢的選擇所需查閱的臺賬資料,有針對性的選擇談話對象,針對被巡察單位的工作性質、職能特點、權責范圍,聚焦重點領域、部門崗位,確定專項檢查范圍。
進駐巡察中期“研判”,查實印證問題。對進駐前期梳理出的初步問題清單,通過聽取專題匯報、個別談話、受理舉報信件、電話、抽查核實個人事項、向知情人詢問、調閱、復制有關資料、召開座談會、列席被巡察單位有關會議、進行民主測評和問卷調查等13種方式收集問題線索進行印證外,巡察組還通過并實地走訪相關部門、社區、工地、渣土場、垃圾處理場等,向知情人深入了解情況;同時把低保戶、上訪戶、知情人、老黨員等作為重點調研走訪對象,對前期掌握的情況和重點問題“側面談”,認真分析,去偽存真,確保問題線索不流失,用群眾“雪亮的眼睛”來監督被巡察單位,以求巡出更多的“干貨”,找準被巡察單位的“病灶”,及時開出“藥方”,解除“頑疾”,讓被巡察單位健康有序發展。
進駐巡察后期“深究”,部析問題根源。按照政治巡察要求,緊緊圍繞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重點剖析被巡察黨組織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落實、選人用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群眾身邊的“四風”、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對查實的問題認真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個別到一般,挖掘深層原因,提出觀點,擺出事例,準確定性。巡察發現的問題,表現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要堅持以下看上,突出“關鍵少數”,盯住黨(工)委、黨組不放。
落實整改階段“緊盯”,確保巡察成效。巡察的效果和作用如何,關鍵看整改。要求被巡察黨組織領導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把自己擺進去,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把問題說清楚談透徹,深刻反思,聯系責任擔當,針對癥結狠抓落實。對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黨內監督責任、巡察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一把手的責任。對拒不糾正錯誤或者不按要求整改的,不僅要嚴肅追責,還要點名曝光。五華區繼續強化整改落實,切實加大整改力度,深挖細查巡察發現的問題線索,著力推動深層次問題解決,切實發揮好巡察監督效應。首輪巡察,共發現問題17個,提出整改意見25條,移交問題線索4條,對4人進行談話函詢。目前,4家被巡察單位已全部完成整改。(李彥 馮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