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至12日,騰沖市紀委以“三下鄉”活動為載體,將書畫作品、展板書籍、文藝節目等“廉政禮包”送到廣大人民群眾手中,營造了喜慶祥和、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廉政下鄉宣傳
送廉政書畫。幾張書桌呈一字排開,騰沖本土書法家們鋪紅紙、研筆墨,盡情揮灑手中的毛筆。“一身正氣無情面,兩袖清風有譽聲”“官廉黨正家家樂 ,民富國強戶戶興”……一幅幅以廉政為主題的春聯格外醒目,引來不少黨員群眾觀賞,大家興高采烈地領走了一幅又一幅的春聯。接過紅紙寫好的“廉”字,北海鄉富裕社區支書頗有感觸:“作為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要將‘廉政’牢記心頭,清廉做人,公正辦事,坦坦蕩蕩為人民謀利益。”
寫“廉”字
送廉政讀物。“騰沖很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這些家規家訓充滿溫情和智慧,涵養教化著一代代后人,傳承良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族氏精神不滅、事業興旺。”翻看《騰沖市家規家訓集錦》,曲石鎮一名退休老教師對騰沖收集整理家規家訓工作高度贊同。在“三下鄉”活動中,騰沖市紀委向北海、曲石、蒲川、芒棒四個鄉鎮送出《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騰沖市家規家訓集錦》廉政書籍100余冊,發放廉政電影光碟20余張,引導干部群眾增強廉潔自律意識,自覺讀好書、促廉政,爭做廉潔人,培養良好的家風和社會風氣。
書寫“廉”對聯
送廉政節目。騰沖市提前組織人員創作廉政節目,將廉政宣傳活動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形式巧妙結合,把枯燥的說教內容變成通俗易懂的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既受人歡迎又發人深思。小品《重葬之后》用詼諧幽默的表演,引導干部群眾移風易俗、厚養薄葬;女聲小合唱《文明在哪里》用輕靈歡快的歌喉,呼吁干部群眾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文明一個人、溫暖一座城;女聲獨唱《婆婆就是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讓觀看的干部群眾潛移默化,自覺講孝道,傳承好家風;說唱《廉政當歌》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成績高度禮贊,將黨規黨紀融入歡聲笑語, 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共鳴和陣陣掌聲。
送廉政咨詢。騰沖紀委宣傳部、黨風政風監督室、信訪室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的“三下鄉”宣傳小分隊,印制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知識、信訪舉報常識等宣傳資料,發給前來趕集的干部群眾,共發放宣傳材料12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60余人次。“我年紀大了,血糖血脂高,常年臥病在床,為什么不能享受農村低保”?芒棒鎮一位老人向“三下鄉”宣傳小分隊咨詢。騰沖市紀委信訪室主任和老人說到:“農村低保主要針對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村居民。您雖然有病在身,但是您家的兩個子女都是公職人員,生活并不困難。”解釋清楚低保問題,紀委信訪室主任又和老人說起國家的各項惠民惠農政策,老人連連點頭稱好。(李維杰 范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