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紀檢監察機關接受信訪舉報487件,處置問題線索341件,立案212件229人,結案20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223人,其中:縣處級6人、鄉科級33人、一般干部11人、其他人員173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3人。”這是德宏州紀檢監察機關2016年“打虎拍蠅”成績單。
“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持續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德宏州紀檢監察機關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三類重點人”和黨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后“三個時間節點”的頂風違紀行為,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六大紀律”為標尺,嚴格落實問題線索處置“擬立案、初核、談話函詢、暫存、了結”五類處置標準和“日清、周轉、月報、季結”工作制度,信訪舉報問題線索、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動態“清零”,通過嚴查嚴處,著力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
“轉變執紀觀念,改進執紀方式,從‘盯違法’轉向‘盯違紀’,從‘盯住少數’轉向‘盯住多數’,從‘片面執紀審查’轉向‘抓早抓小’,從‘單打一’轉向‘多樣化’,從‘貪大求全’轉向‘快查快結’。”德宏州紀檢監察機關持續發力,攥緊十指,嚴懲腐敗,形成合力。
整合派出力量,明確各派出(駐)機構按照職能相近、力量平衡、重點突出的原則,對監督聯系單位進行分片負責,各紀檢監察室抽調對應的紀工委領導參與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實現4個紀檢監察室與7個派出紀工委人員力量整合。
整合縣市力量,認真落實“線索處置和執紀審查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要求,探索完善“聯合執紀審查”“片區協作執紀審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實現州縣兩級紀委資源共享。
整合鄉鎮力量,實行“縣紀委常委聯系”“鄉鎮劃片區協作”“鄉案縣審”“交叉審查”等工作機制,實現了年內消除鄉鎮紀委“零辦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打通懲治腐敗“最后一公里”,讓基層群眾在正風反腐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同時,暢通基層信訪舉報渠道,聘用5039名村級“五級聯動”信訪聯絡員、設立4459名基層黨組織紀檢員,發現問題直接向鄉鎮紀委反映。全州56鄉鎮(街道、農場)紀委共立案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67件75人,給予黨政紀處分48人。
整合反腐敗協調小組力量。整合組織、審計、法院、檢察、公安等職能部門優勢,變單兵作戰為協同作戰,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職能,增強懲治腐敗整體合力,制定《中共德宏州委反腐敗協調小組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三庫三防”聯動機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多部門防逃追逃聯動機制,加強中緬跨境反腐敗合作。
此外,德宏州還創新制定了《德宏州誰談話誰分管工作辦法》,按照反映的問題線索過于籠統,違紀的可能性較小,不具備可查性的;反映個人勤政方面問題的;反映輕微違紀問題,不需追究紀律責任的“三能談”和反映重點崗位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反映新提拔干部思想工作作風問題的;反映發展潛力較大、重點培養的年輕后備干部問題的“三必談”要求,由分管領導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對問題干部進行談話。在問題線索處置中,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談話函詢101人,其中分管領導談話27人。(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