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喜歡結交朋友,愛喝酒,花錢大手大腳,但因家里對開支管得較嚴,手頭拮據。于是就打起了自己監管的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主意……這些本該兌付農戶的危房改造資金,大多都被我用于喝酒和結交朋友上了。”面對紀律審查人員的詢問,普晉鋒這樣回答到。
事情還得從2015年6月縣紀委組織的一次危房改造資金兌付專項檢查說起,當縣紀委檢查組抽查到一平浪鎮一農戶危房改造資金兌付情況時,一起陪同檢查的鎮農辦主任普晉鋒總顯得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以“這戶人家離得遠、交通不便,聯系不上”等理由來搪塞。普晉鋒的異常反應立即引起了檢查組人員的警覺,并及時向縣紀委領導報告,縣紀委高度重視,成立了調查組進行調查。
據調查,2013年6月普晉鋒在兌付2012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過程中,冒充3名村民的農村特色民居項目資料,在兌付名冊中虛列兌換成本人的戶名,領取專項補助資金45600元。第一次輕易得手后,嘗到甜頭的普晉鋒一發不可收拾,在不到3年的時間,利用自己既是鎮農辦主任又是具體工作人員的便利,在組織農村危房改造材料審批,材料上報、兌付農戶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過程中,從中做手腳,采取欺上瞞下,隱瞞補助群眾的真實姓名,截留、虛報冒領等手段,分7次從銀行套取農村危房改造資金13.2萬元。
2016年5月縣紀委監察局在給予普晉鋒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的同時,聯合縣農辦等相關部門進行了專項清理整頓,追繳了被截留挪用的資金,兌現給真正困難的群眾。
【執紀者說】
農村危房改造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民生、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德政工程,是保持社會穩定、密切黨群關系的民生工程和檢驗干部隊伍工作作風的勤政廉政工程。只有加強教育管理,增強村干部的法制觀念,樹立服務群眾、廉潔履職的思想意識,抓好村務公開,堵住監管上的“漏洞”,切實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規范和制約干部的行為,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蟻貪蠅腐”現象的發生,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堅決杜絕把惠民資金變成“惠己”資金。(祿豐縣紀委 李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