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抓早抓小成為“治病救人”最好良藥
龍陵縣委書記 段忠華
省紀委十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推動“四種形態”的實施更加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落實“兩個責任”,實踐“四種形態”,必須堅持以上率下,抓早抓小。抓早,就是要通過早教育、早引導,打好預防針,及時消滅頂風違紀的沖動;抓小,就是要通過日常監督管理,發現病灶,及時處理,防止養癰遺患。
早教育常提醒,構筑“不想腐”防線。抓早抓小,必須堅持教育為先,促使黨員干部不想腐。一要把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結合起來。要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以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及身邊勤廉模范為正面典型開展示范教育,堅持縣委常委班子帶頭示范,引導黨員干部對標先進、見賢思齊;要發揮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發生在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件為反面典型開展警示教育,促使黨員干部以案為鑒、警鐘長鳴。二要把集中教育與日常教育結合起來。采取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干部教育培訓、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專題宣講會等方式,全面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采取廉政提醒談話、推薦廉政文章、發送廉政短信、編發廉政格言、開展廉政訪談等方式,不斷豐富教育形式,切實將勤政廉政教育融入到黨員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三要把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采取挖掘紅色抗戰文化、地方傳統文化、創建廉政文化示范點、征集廉文廉戲廉畫等方式,營造尚善治貪、懲惡揚善的社會氛圍,促使黨員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勤政廉政意識;采取廉政文化進家庭、簽訂家庭廉政承諾書等方式,督促黨員干部家屬念好廉政經、當好監督員,切實堵住后門,筑牢家庭防線。
早預防劃紅線,構筑“不能腐”防線。抓早抓小,必須未雨綢繆、關口前移,從源頭抓起,強化監督,筑牢防線,堵塞漏洞,規范權力運行,促使黨員干部不能腐。一要強化監督。抓牢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突出工程建設、土地征用、礦產資源開發、扶貧救災、社保資金、干部人事、民生問題等重點領域,盯緊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縣鄉村換屆等關鍵時期,從干部言行舉止、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上下班工作紀律、公務用車、執行脫貧攻堅工作紀律等細微之處入手,為黨員干部畫紅線、列清單、明規矩,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機制。二要建章立制。針對當前全縣黨風廉政建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一些重點領域監管仍然薄弱、基層違規違紀問題時有發生等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制度規定,用制度堵塞漏洞,切實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三要從嚴執行。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好《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及上級相關制度規定,繼續堅持和完善龍陵縣“五個清單”、組級資金鄉村代管、公務用車統一標識管理、對公賬戶銀行短信提醒等管人管事的制度規定,切實解決監督執紀找不到抓手、公款私存、公車私用、公權濫用等問題。
早懲治強震懾,構筑“不敢腐”防線。抓早抓小,必須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做到抓大不放小,發現問題露頭就打,動輒則咎,促使黨員干部不敢腐。一要早發現。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新聞媒體、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健全完善來信來訪來電、領導定期接訪、干部帶案下訪、網絡平臺舉報等立體化監督體系,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及時掌握、發現、分析、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二要早提醒。對一些越過紀律防線的輕微違紀問題,采取組織處理、誡勉談話、責令做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等方式,及時糾正存在問題,使心存僥幸者迷途知返。三要早查處。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零容忍”態度,綜合采取協同辦案、交叉辦案、下查一級、“一案雙查”等方式,在堅決查處大案要案的同時,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官不大”“事不大”“錢不多”的小案,形成冒頭就打的高壓態勢,讓首鼠兩端者懸崖勒馬,防止小案養成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