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水市魯祖村原黨支部書記、主任普某某因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占有群眾危房改造、安居補助資金18548元,在落實國家扶貧政策時利用職務之便優親厚友,被撤銷黨內職務;蘭坪縣石登鄉莊河村黨支部書記胡某某因擅自截留低保資金1.5萬元用于小組公里建設啟動費,給予胡某某同志黨內警告處分……”2016年,怒江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扶貧領域,加大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力度,通過“五級聯動”機制受理群眾訴求334件,查處損害群眾利益腐敗問題17件22人。
據州紀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去年,怒江州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62件次,在檢舉控告業務范圍內的舉報有238件次,其中有110件次的檢舉控告來自農村,占了總量的46.2%,近乎半數的問題還是發生在群眾身邊。
為有效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怒江州紀委監察局出實招、動真格,始終保持查辦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的高壓態勢,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解決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對反腐敗工作成效的滿意度。
抓宣傳。為加大對扶貧領域的監管力度,切實發揮監督檢查作用,州紀委積極暢通群眾訴求,健全“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及時開通并向廣大干部群眾公布網絡、電話、微信等監督舉報方式,讓群眾難事有地方反映、問題有部門解決,夯實社會各界監督力量,擴大監督面。
抓教育。怒江州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和扶貧領域相關違法違紀典型案例,對相關單位和個人開展警示教育和法治宣傳,送法到農村,送法到基層,增強扶貧干部的法治意識和廉潔意識,以聯合調查工作保障扶貧、服務扶貧、促進扶貧,落實扶貧惠農政策,努力促進精準扶貧、扶貧方略真正惠及全州貧困人口。
抓查處。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長期以來,怒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案雙查”,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同時還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對經查屬實并作出處理的案件,及時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不斷形成震懾,讓心存僥幸者知止收手。
抓制度。一是出臺《州委州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專項紀律檢查)辦法(試行)》,深入推動全州脫貧攻堅任務落實;二是下發《嚴禁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違規插手扶貧項目資金物資分配》的通知,加大對扶貧領域的監管力度;三是印發由怒江州紀委、州檢察院、州扶貧辦聯合制定的《關于共同開展財政扶貧專項資金聯合調查工作方案》,強化對全州扶貧資金的監管;四是下發《中共怒江州紀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扶貧領域涉嫌違紀問題信訪舉報督辦工作的通知》,堅決整治扶貧領域違紀違規問題。
抓調查。州紀委、州檢察院和州扶貧辦成立領導小組和聯合調查小組,通過調取、查閱涉及扶貧專項資金的臺賬資料,對2013年以來全州各重點扶貧領域的扶貧專項資金分配、項目申報、審核批準、資金使用、物資發放管理、項目實施、檢查驗收、財政撥付等情況進行梳理核實。對發現存在不規范行為的,提出整改意見,限期進行整改;對管理存在漏洞風險的,提出風險防控建議措施;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職務犯罪進行嚴肅查辦,切實保障扶貧資金安全和落實到位,推動廉潔扶貧和陽光扶貧。
抓督查。整合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協和紀檢監察機關、督查、政府業務主管部門力量,成立了5個監督檢查組和1個監督檢查工作協調聯絡小組,著力發現和解決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不力、重大項目推進緩慢、脫貧政策走偏受阻、專項資金滯留“沉睡”等問題,加強全州脫貧攻堅任務落實。
抓巡察。怒江州巡視工作聯絡辦公室結合本州實際,創新黨風廉政建設動態巡訪工作機制,面向基層,緊盯問題,著眼預防。通過巡訪、巡察、巡導、巡講,多層面、多渠道了解基層領導干部或工作人員貫徹執行紀律規矩規定的情況,堅持問題導向,有重點地深入到群眾反映強烈、矛盾比較突出、問題相對集中的地方和單位進行巡訪(察)。以直接面對責任主體和廣大群眾的形式,及時掌握來自“一線”和群眾中的問題線索。
“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損害群眾切身利益,侵蝕干群關系,動搖黨的執政之基,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牢牢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關鍵環節,進一步增強基層干部宗旨意識,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斗堡壘,切實讓群眾看得到、體會得到、享受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怒江州紀委監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周盈瑩)